当前位置:首页 >> 读者指南 >> 部分新书介绍 >> 中文新书

中文新书

发布日期:2007.04.29
索书号:58.321751/0003
书 名:西藏南部古近纪微体古生物及盆地演化特征
作 者:李国彪,万晓樵,刘文灿著
出版社:地质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12
内容简介:本书通过对西藏南部古近纪海相地层进行多门类微体古生物学、地层学和沉积学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初步建立起该区古近系的多重地层格架,同时对藏南古近纪盆地的化石碳酸盐岩微相、沉积相、生物相、沉积环境及盆地充填特征等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亦对藏南古近纪海相盆地的性质、演化历程及最终消亡的时间进行了探讨。
发布日期:2007.04.29
索书号:58.3631/0006
书 名:中国紫阳志留系高分辨率笔石生物地层与生物复苏
作 者:傅力浦,张子福,耿良玉著
出版社:地质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8
内容简介:紫阳地区位于秦岭地槽与扬子地台之间的过渡带,具有不少连续而完整的各时代地层剖面,尤其是以含丰富的志留纪笔石地层著称。本书通过对该地区志留系重新作高分辨率生物地层工作,建立了晚爒奥陶世至中志留世30个笔石带9个亚带和特列奇阶4个几丁虫带,依次为基础提出该地区早志留世及其前后存在9次地质事件和15次生物事件,并讨论了5次笔石体复杂化与生物激增事件的关系,5个笔石渐变谱系与分阶的关系,早志留世及其前后笔石生物从绝灭-残存-复苏-辐射的演化特征。对该地区3个地层界线,即志留系底界、特列奇阶底界和文洛克统底界的界线作了分析讨论。全书附图63帧,图版8幅。
发布日期:2007.04.29
索书号:58322/0033
书 名:中国蓟县中、新元古界微体古植物
作 者:孙淑芬著
出版社:地质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8
内容简介:本书是我国蓟县中、新元古界微体古植物研究成果的最新系统总结,不仅详细地描述了产出化石层位的岩性特征,化石及其组合特点,阐明了地质意义,而且讨论了分类原则,介绍了野外采样和室内研究方法。本书在论及微古植物特征时也涉及到该地区叠层石,遗迹化石及宏观藻类化石等方面的内容。基本上反映了我国目前在该领域的研究水平。本书共25万字、40幅图版、1张图表和13张插图。
发布日期:2007.04.29
索书号:58.862/8323-1
书 名:中国植物志中名和拉丁名总索引
作 者: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
内容简介:本书为《中国植物志》79卷125册(不包括第一卷)中所有植物类群的中名和拉丁名的总索引,包括中名约65000条,拉丁名约120 000条。
发布日期:2007.01.16
索书号:58.3341/0004
书 名:叠层石
作 者:曹瑞骥,袁训来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2
内容简介:叠层石主要是由原核生物(包括蓝藻、光合细菌及其他微生物)周期性的生命活动所引起的矿物沉积和胶结作用形成的叠层状生物沉积构造,形成叠层石的微生物群落称为微生物席。叠层石代表了地球上最古老和最原始的微生物生态系统,最老的叠层石可以追溯到35亿年前的早太古代,最古老的原核生物化石就发现于澳大利亚西部距今35亿年的瓦拉伍纳群(Warrawoona Group)硅质叠层石中。迄今为止,已经在澳大利亚、北美和南非十几个地点、年龄超过25亿年的太古宙沉积岩中发现了叠层石;而元古宙的叠层石分布更加广泛,在全球范围内,几乎所有的元古宙碳酸盐沉积中都产出丰富多样的叠层石;在末元古代大冰期以后,由于地球环境的巨变和后生动物的兴起,引发了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重建,地球上自生命起源以来建立的、长达30亿年的、以原核微生物为主体的叠层石微生物生态系统迅速被以真核多细胞生物为主体的高级生态系统所取代;自显生宙之后,直达现代,只有在一些特殊的环境中,才可寻觅到叠层石的踪迹。在地球早期的海洋中,组成叠层石的微生物群落参与了地球早期元素的氧化和还原反应,转移和积聚化学能和太阳能,在代谢过程中固定CO2并释放O2,把早期地球的还原性大气圈逐渐转变成氧化性大气圈,为以后真核生物的出现和生物的多细胞化奠定了基础。本书对叠层石的研究历史、形成机理、相关地质事件记录、环境意义、矿产资源、演化、生物地层学意义、命名和分类以及中国元古代叠层石的时空分布和叠层石组合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系统的阐述,并详细描述了产自中国元古代宙地层中的151个叠层石种。
尊重知识产权  合理使用数字资源
地址: 南京市北京东路39号 邮编:21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