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
  • 08
    2011-07
    学术沙龙第339期(7月13日)
    报告题目:The current working status of the Cambrian Series 2-3 boundary
    报告人: Frederick A. Sundberg 博士 寒武纪第五阶底界工作组副组长
    报告时间:2011年7月13日星期三上午9:30
    报告地点:图书馆三楼报告厅
    主办: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处
  • 07
    2011-07
    2011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学与资源学术论坛第一号通知
    (2011年11月11―14日,南京)
    第一号通知
    “地学与资源”研究生学术论坛是我国地学范围内最大的研究生科技活动,论坛活动以充分展示我国广大地学研究生的最新学术成果,并积极促进学术交流,方便研究生共同探讨地学在新世纪的发展方向为目的。自从2004年南京大学主办第一届“地学与资源”研究生学术论坛以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以及西北大学先后主办,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四届。论坛受到了全国众多地学、资源类研究生培养单位领导和研究生的普遍欢迎。在当今社会能源日趋匮乏,环境愈发恶化之际,基础性地学的前沿、原创性研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方案以及新能源的研究为缓解这一难题提供了理论基础。作为国家科学研究的主力军,我国广大研究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为国家科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了更好的展示近年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进展,展现广大研究生的风采,特决定于2011年11月11―14日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举办2011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学与资源学术论坛。欢迎广大同学积极参加。
    论坛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论坛资助单位: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论坛承办部门: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生学生会
    学术指导委员会:
    周志炎 戎嘉余 陈 旭 杨 群 朱怀诚 王海峰 王向东 
    沈树忠 袁训来 詹仁斌 王 军 
    论坛组织委员会:
    主席
    叶法丞 唐 卿 张琳娜
    委员(按姓氏拼音)
    代 珍 邓小杰 关成国 梁 艳 李向峰 卢建峰 路 阳 
    马兆亮 庞 科 盛青怡 宋妍妍 孙天任 张小乐 赵媛媛 
    会议举行地点: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会议日程:
    9 月10日,发出第二轮会议通知;
    10月10日,发出第三轮会议通知;
    10月25日,报名及截稿日期;
    11月10日,参会人员报到;
    11月11日,南京湖山及周边地区考察;
    11月12日,开幕式及专题讨论会;
    11月13日,专题讨论会;
    11月14日下午,特邀专家报告会。
    论坛设置(暂定):
    (1)古生物,古地理,构造地质分论坛
    (2)矿物岩石学,地球化学,沉积学分论坛
    (3)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分论坛
    (4)资源与勘探,地球物理,空间信息技术分论坛
    (5)地学新技术、新方法,科学传播,交叉学科及其它相关领域分论坛
    会议考察地点:
    会间参观:南京古生物博物馆
    会前考察(暂定):南京湖山及周边地区
    会议费:
    组委会将对每位与会人员收取会议注册费100元/人,与会人员住宿及往返路费自理(组委会可帮忙联系住宿和订票),其他与会议相关费用均免,组委会对与会人员提供工作餐和野外地质考察等费用。会议注册费报到时交付。
    会议报名:
    请参加会议的与会人员于报名截止日期10月25日前将报名信息(一号通知回执)电子版本发送到邮箱dxzy@nigpas.ac.cn,报名信息包括与会人员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计划参与的分论坛,是否做口头报告,是否参加会前考察等。每个分论坛将进行多个口头报告,每个口头报告时间在15分钟以内,口头报告PPT请于10月30日前电子版本发送到电子邮箱:dxzy@nigpas.ac.cn。如有特殊情况,请单独与组委会联系。
    学术论坛设立优秀报告奖及优秀论文摘要奖,组委会将提供相应证书及奖励。
    投稿要求:
    本次会议将编印一期中英文会议摘要。参加者可提交中英文摘要各一份,或中文摘要附英文标题、作者姓名和单位地址。
    作者联系方式请注明电子邮件和电话号码。为方便大家的交流和联系,请参会者的电子邮件尽量使用永久的邮箱。
    每篇摘要不要包含参考文献,限于两张A4纸,请用五号宋体,1.5倍行距。英文请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和10.5号大小。中英文关键词请在6个以内,用逗号分开。
    每篇文献可附第一作者的一寸头像照片和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请将论文摘要用电子邮件提交到会务组E-mail中,或者直接邮寄到会务组信箱(地址见文后)。
    摘要稿件截止日期为10月25日。如有特殊情况,请单独与组委会联系。
    欢迎大家自带宣传材料,与会交流。
    欢迎全国各高校、各研究院所地质学、构造地质学、沉积岩石学、地层古生物学、环境科学、进化生物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及相关专业研究生踊跃与会投稿。详情可见中国科学院地质古生物所网站通知公告栏http://www.nigpas.cas.cn/。
    联系方式:
    投稿和咨询E-mail:dxzy@nigpas.ac.cn
    电话:叶法丞(15951804643)唐 卿(15151886013)张琳娜(13851512799)
    地址:南京市北京东路39号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地学与资源学术论坛组织委员会(收)
    邮编:210008
             2011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地学与资源学术论坛组织委员会
    2011年7月4日
  • 29
    2011-06
    学术沙龙第338期(6月30日)
    报告题目:Whither sequence stratigraphy? Lessons from Permian-Triassic fluvial-lacustrine rocks of Bogda Mountains, northwestern China
    报告人:Wan Yang (杨晚)
    Associate Professor Geology & Geophysics Program
    Department of Geological Sciences & Engineering
    129 McNutt Hall
    Missour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报告时间:2011年6月30日(星期四)上午10点(10:00 AM)
    报告地点:图书馆三楼报告厅
    主办:古植物与孢粉室、重点实验室、科技处
  • 24
    2011-06
    学术沙龙第337期(6月28日)
    报告题目:Ancient climate and paleontology in the southern Appalachians: evicence from 7-4.5 million years old fossil plants
    报告人:刘裕生博士 Dr. (Christopher) Yusheng Liu
    Associate Professor of Paleontology
    Curator of Fossil Plants, General Shale Brick Natrual History Museum
    Department of Biological Sciences, East Tennessee State University, USA
    报告时间:2011年6月28日(星期二)上午10点(10:00 AM)
    报告地点:图书馆三楼报告厅
    主办:古植物室、科技处
  • 30
    2011-05
    学术沙龙第336期(6月1日)
    报告题目:Application of synchrotron radiation imaging in Palaeontology
    同步辐射成像在古生物学中的应用
    报告人:Prof. E. M. Friis
    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瑞典自然历史博物馆古植物部主任
    报告时间:2011.6.1 (星期三)上午10点 (10:00 AM)
    报告地点:图书馆三楼报告厅
    主办:古植物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处
  • 16
    2011-05
    学术沙龙第332期(5月18日)
    报告题目:古地磁与古地理再造
    报告人:朱日祥院士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报告时间:5月18日(周三)上午10:00
    报告地点:图书馆三楼报告厅
    (科技处、组人处)
  • 12
    2011-05
    “研究特异埋藏化石的新思维:下一步该怎么做?”专题研讨会通知
    由我所研究员林日白与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地质系Alison O. Marshall和Craig Marshall助理教授联和召集的“研究特异埋藏化石的新思维:下一步该怎么做?”专题研讨会(No. T59)将于2011年10月9-12日在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举行的2011年美洲地质年会上召开。特邀演讲者包括:肖书海教授(Virginia Tech);Maria McNamara(Yale University)和 Peter Van Roy(Ghent University)等。欢迎国内外同行参会及投稿文摘。
    文摘投稿截止日期2011年7月26日。
    详细美洲地质年会讯息请看:http://www.geosociety.org/meetings/2011/
    相关报导:
    GSA Today April/May Issue 2011, Volume 21, No. 4/5, pages 23-24
    ftp://rock.geosociety.org/pub/GSAToday/gt1104-05.pdf
    The Paleontological Society Email Digest May 5, 2011, page 7
    http://www.magnetmail.net/actions/email_web_version.cfm?recipient_id=666790727&message_id=1341975&user_id=GEO_1&group_id=584816
  • 09
    2011-05
    讲述植物长高的传奇——英国皇家学会会员Edwards教授在我所做学术报告
    5月9日上午,受我所邀请,国际著名古植物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Cardiff大学Dianne Edwards教授在图书馆三楼报告厅为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做了一场名为“The importance of growing tall”的学术报告。Edwards教授一直致力于早期陆生植物研究,作为公认最早陆生维管植物库克逊蕨(Cooksonia)的发现者,她对志留、泥盆纪植物有极深的造诣,就黔羽枝也提出过令人兴趣盎然的观点。
    此次报告包含众多精美图片,展示了英国威尔士地区晚志留–早泥盆世地层中的古植物化石,并结合其他地区的发现,重点从孢子的类别和特征角度,详细说明了植物为何登陆、如何登陆,以及由傍地生长的低矮“茸毯”转变为参天大树的准备过程。报告中不时穿插的有趣漫画和Edwards教授独具匠心的比喻手法,引来阵阵笑声。报告后的提问时间,更是让各年龄段的研究者们碰撞出了思想的火花。
  • 06
    2011-05
    第331期学术报告(5月9日)

    报告人: Prof. D. Edwards (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Cardiff University, UK)
    报告题目: The importance of growing tall. 
    时间: 2011年5月9日上午10:00 
    地点: 图书馆三楼会议室 
    主办:国家重点实验室 古植物与孢粉研究室 科技处 



     
  • 29
    2011-04
    学术沙龙第330期(5月4日)
    报告题目:五四青年节——与陈旭院士面对面
    报告人:陈旭 院士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报告时间:5月4日(周三)上午10:00—11:30
    报告地点:图书馆三楼报告厅
    (团委、科技处、组人处)
  • 26
    2011-04
    第四届全国化石爱好者大会(第一轮通知)
    2011年7月16-17日 南京
    回顾历届全国化石爱好者大会,2006年7月北京第一届、2007年8月南京第二届、2009年8月常州第三届,在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和中国古生物学会共同主办的化石网的精心组织下,在众多单位、媒体和化石爱好者的大力支持下,均得以成功举办,使其成为全国化石爱好者交流爱好,结交朋友的重要平台。
    化石网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公众对参与科学过程的网络需求,把传播科学精神放在第一位,逐步成长为国内最大最具影响力的专业科普网站之一。通过化石网,广大化石爱好者相互交流,共同学习成长。当前化石网注册会员近12万,并且规模还在不断扩大。其中不仅有来自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台的同胞,也有大量来自世界各国的网友,使化石网成为世界性的化石科普交流平台。而爱好者中的一些佼佼者甚至踊跃参与到了科研中来,这非常值得鼓励和骄傲。
    通过在化石网广泛征集化石爱好者的意见和建议,经研究决定“第四届全国化石爱好者大会”拟将于2011年7月16-17日在江苏南京召开。本次会议将作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所庆6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欢迎全国的化石爱好者踊跃参会!
    现将大会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主办: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二、承办:化石网;南京古生物博物馆
    三、会议时间:2011年7月16-17日(7月15日报到)
    四、会议地点: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南京市北京东路39号)
    五、会议主题:化石爱好与保护
    六、日程安排:
    7月15日下午,参会人员报到;
    7月16日,上午,开幕式及大会特邀报告(主要包括化石鉴定专家、有关法律专家和知名化石爱好者);下午,化石爱好者报告;全天,海报展示和精品化石鉴赏活动;
    7月17日,南京附近地层古生物野外考察,具体野外路线待下轮通知;
    会议期间,博物馆对参会人员(凭参会代表证)免费开放。
    七、参会费用:会议将收取会议费200元,在读学生凭学生证半价。相关花费包括会议期间的餐费、会议组织费、会议纪念品等。参加野外考察需要额外的费用,具体金额视野外路线和报名人数确定(约100-200元)。
    八、会议报名方式:请填写报名表格,如有报告或海报请一并填写题目(名额有限),发送至会务组信箱horner_xu@sohu.com。
    九、会议资助:化石网论坛版主和管理员(包括在职和历任)参会免收会议费,并提供会议期间住宿费(双人标间两晚)。对于在读的学生参会人员,将提供一定数量的资助名额,其中包括会议费、野外费、会议期间住宿费以及往返交通费(限硬座火车票),开放式申请,欢迎大家递交申请表格,同样发送至会务组信箱horner_xu@sohu.com。
    十、本次大会还将组织编写《第四届全国化石爱好者大会报告集》,欢迎各位踊跃投稿!稿件同样发送至会务组信箱horner_xu@sohu.com。
    十一、欢迎单位和个人提供会议赞助!赞助单位和个人将出现在会议材料和报告集的相应位置。感谢大家对中国古生物科普事业的支持!
    附1、报名表格请参照:

    姓名                
    化石网ID
    年龄        
    性别                
    联系方式 邮箱地址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学术报告或展板 题目:
    住宿预定:(是\否)
    附2、会议资助申请表格请参照:

    姓名
    化石网ID 
    化石网注册时间
    在读学校和专业
    申请资助的自我陈述

    【以上内容 请以word 文档的形式发送至会务组信箱,截止日期2011年6月底】
  • 18
    2011-04
    学术沙龙第329期(4月19日)

      报告题目:Applicability of calcareous dinoflagellate cysts ('calcispheres') as proxy indicators in Earth history
      报告人:Prof. Dr. Helmut Willems(University of Bremen,Germany)
      德国不莱梅大学
      报告时间:4月19日(周二)上午10:00—12:00
      报告地点:图书馆三楼报告厅
      (微体室、古动物室、科技处、组人处)
      
  • 30
    2011-03
    法国里尔大学Sébastien CLAUSEN博士在我所做学术报告
    3月30日,法国里尔大学地球科学系讲师Sébastien CLAUSEN博士应邀为我所研究生和科研人员做了一场题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虚幻还是事实?(The Cambrian explosion:myth or reality ?)”的学术报告。
    寒武纪早期是生物演化历史上最重要的时期之一,不仅突发性地出现了大量具骨骼的多门类后生动物化石,而且特异埋葬化石库(如澄江生物群、格林兰北部Buen Formation生物群等)的发现和研究表明,现生生物中门一级后生动物分类单元大多首现于这一重要时段,还出现了许多无法归入已知动物门类的疑难化石类别;这一生物事件被称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Cambrian Explosion)”。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并不指示前寒武纪无后生动物化石记录,而主要是指寒武纪早期后生动物、原生动物和蓝藻等生物矿化事件的突然出现以及遗迹化石的分异度和复杂性的惊人增加,“爆发”并不等同于“起源”。
    CLAUSEN博士的报告详细介绍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特征,并从多角度分析了爆发的过程及原因,特别对早期棘皮动物的辐射特征进行了介绍。报告内容丰富,讲解生动幽默,引起了与会科研人员和研究生的浓厚兴趣,并引发了热烈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