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地体曾是冈瓦纳大陆的一部分,直到二叠纪/三叠纪时期漂离,并最终拼贴至欧亚大陆,构成青藏高原的核心。然而,其裂解前的古地理位置存在较大争议,基于对地球化学和同位素数据的不同解读,目前学界存在拉萨地体可能起源于印度、澳大利亚或非洲的不同观点。这一未解之谜不仅制约冈瓦纳大陆重建的精确性,也影响对青藏高原演化历史的深入理解。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光旭、詹仁斌,及其合作者首次利用奥陶纪敏感生物群成功解析拉萨地体起源,相关成果发表在《冈瓦纳研究》(Gondwana Research)。
研究人员通过对在西藏中部班戈地区首次发现的中—晚奥陶世之交(约4.57–4.53亿年前)的地层中,识别出一套保存完好的浅水化石相生物群。该生物群包括藻类、牙形石、珊瑚、腕足类和三叶虫等门类,对古环境高度敏感,研究人员对其及进行生物地理分析,并结合已发表古生物和地化数据,准确限定了该地体的古地理位置。
古生物地理与古地磁研究作为独立证据来源可用于追溯古地理位置,但长期因证据不充分难以提供明确结论。目前可靠的古地理复原表明,志留纪之前东冈瓦纳西缘呈近南北走向分布,覆盖广泛古纬度区间。如果对具有明显纬度梯度分异的生物群进行生物地理分析,将成为限定拉萨地体在冈瓦纳的相对位置的关键依据。
此次发现的浅水生物群,研究人员通过生物地理分析,发现该生物群与印度板块东北缘的同期生物组合高度一致,而与澳大利亚和非洲的差异显著。该发现也得到了既有古生物学资料相的印证,为拉萨地体起源于印度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研究成果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古生物学与油气地层应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的支持。
论文相关信息:Wang, G.X., Zhan, R.B., Jin, J., Chen, Z.Y., Percival, I.G., Wei, X., Liang, Y., Cui, Y.N., Wang, Y. & Zhang, Y.T. 2025. Northeastern Indian origin of the Lhasa terrane.Gondwana Research, 147, 184-191.https://doi.org/10.1016/j.gr.2025.06.010.
西藏中部班戈东卡群底部(中-上奥陶统交界之交)部分代表性化石
古生物地理分析结果表明拉萨地体新发现的浅水生物群与印度板块东北缘同期生物群高度相似,而与澳大利亚和非洲差别明显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