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18日,第七届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研讨会在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召开。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军受邀出席,所内十余位科学传播相关工作人员参加本次会议。
大会开幕式上,王军在致辞中对科普工作提出三点期望:一是坚持科学与趣味并重,讲好“化石故事”;二是推动跨界融合,借助新技术打破科普时空界限;三是扎根基层与社会协作,让地学知识惠及更多群体。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党委书记刘俊在致辞中表示,古生物学不仅要深耕基础研究,更要创新传播方式,新媒体时代要建立更有效的科学传播体系,让公众更好地了解前沿科学。大会为新入选“中国古生物学会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广州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授牌。
大会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王军、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馆长苏涛和北京大学教授江大勇,分别以《达尔文进化论的发展与挑战——生命与环境的视角》、《世界地质遗产“植物庞贝城”:科研和科普的双向奔赴》、《青藏高原差异隆升历史及其生物学效应》、《蛟龙入海:中生代海生爬行动物的多样性》为题作特邀报告,探讨科普工作中的认知壁垒,分享了前沿科学成果向科普内容转化的实践和思考,实现科研与科普双向赋能。
本次会议由中国古生物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联合主办,旨在推动地质古生物知识的普及,促进地质科学与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会议聚焦“地质科普与文旅融合、自然类博物馆的创新发展、新媒体技术在科普中的应用、古生物文创产品如何激发公众兴趣、科普教育与研学的质量提升,以及科普出版与科学传播的精准传播”六大重点议题,通过研讨会报告、墙报展板交流以及会后野外考察等丰富多样的形式,为与会者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与学习平台。

科普基地授牌仪式

王军致辞

与会专家学者合影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