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南京古生物所参加第二十届国际石炭纪–二叠纪大会暨海西造山带会议

发布时间:2025-07-03 打印

624日至27日,第二十届国际石炭纪–二叠纪大会(The 20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the Carboniferous and Permian)暨海西造山带会议(VARISCAN Meeting 2025)联合会议在法国图卢兹大学举行。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晚古生代研究团队科研人员及研究生共19人参加此次会议。

大会以“News from the Paleozoic World”为主题,来自全球研究晚古生代的科研工作者近200人齐聚一堂,旨在打造一个促进跨领域对话的学术平台,以深化对晚古生代地球系统复杂演化历程的认知。

大会共设10个专题,涵盖了3场大会报告、11场专题特邀报告、117个口头报告和41个展板报告。石炭系分会副主席、南京古生物所研究员陈吉涛组织并主持3个专题,包括B2 (Stratigrahic subdivision of the Carboniferous and its paleontological content), B4 (Co-evolution of life and environments under high-resolution Pennsylvanian time scale)E1 (Global carbon cycling, paleoclimate changes and marine redox landscape during the late Paleozoic);在B4分会场,研究员祁玉平代表团队系统介绍了石炭系格舍尔阶底界“金钉子”研究进展,受到与会学者的一致认可。二叠系分会秘书、研究员张以春组织并主持专题B3 (Permian biota and stratigraphy),并在二叠系分会内部工作会议上汇报了沃德阶底界工作组的研究进展及通讯期刊(Permophiles)的发展情况。

会议期间,国际地层委员会泥盆系分会授予南京古生物所副研究员宋俊俊SDS Grants 2025 Prize,该奖项设立于2024年,旨在全世界范围内资助和奖励投身泥盆系工作的优秀青年科研人员,这是第一次有中国学者获得该奖项。大会闭幕式上还从117个口头报告中评选出2个优秀口头报告奖,南京古生物所博士生仲钰天荣获该奖项。

会议上,南京古生物所科研团队与国际同行深入交流,充分展现了研究团队在晚古生代古生物学、地层学和沉积学等相关领域的领先水平。

南京古生物所参会代表于主会场合影

副研究员宋俊俊获得SDS Grants 2025 Prize

博士生仲钰天获优秀口头报告奖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