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 11
    2025-10
  • 24
    2025-10
    南京古生物所非在编项目聘用人员(劳务派遣)招聘启事(2025年第15期)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简称“南京古生物所”)成立于1951年,位于风景秀美的南京市玄武湖畔,是我国目前唯一专门从事古生物学(古无脊椎动物学与古植物学)和地层学研究的国家级专业机构,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李四光教授为首任所长。现根据工作需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符合下列要求的非在编项目聘用人员2名(劳务派遣):一、招聘基本条件:1. 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爱岗敬业,身心健康,具有责任担当意识。2. 根据相关规定,不受理我所在编职工配偶及亲属的应聘申请。二、岗位聘任及待遇:本次招聘实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经招聘确定的拟聘人员,须在1个月内正式上岗,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在校期间为非在职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须在获得学历学位后1个月内正式上岗,试用期2个月。被聘人员为南京古生物所项目聘用人员,用工形式为劳务派遣,待遇参照南京古生物所项目聘用人员相关规定执行。三、招聘方式及程序:(一)报名时间:即日起至2025年11月13日(以收到电子材料及纸质材料寄出时间为准)。(二)应聘者需按顺序提供以下电子版及纸质版材料(注明主题:应聘岗位+姓名):1. 《岗位应聘申报表》(电子版+纸质版,纸质版单独装订,本人签字);2. 《应聘人员基本信息汇总表》(电子版);3. 身份证正反彩色复印件(电子版+纸质版,纸质版请直接复印,勿使用扫描件打印);4. 各阶段学历学位证书及各阶段学历学位学信网有效期内在线验证报告(应届生提供学籍报告,境外留学人员需提供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外语和奖励证书等证明材料,及说明相关工作经历、业绩和水平的其他材料的彩色复印件(电子版+纸质版,纸质版请直接复印,勿使用扫描打印);5. 如有论文或著作(电子版+纸质版,纸质版使用复印件或扫描件打印均可)。(三)资格审查:聘用部门会同人事部门将按岗位职责和招聘条件对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初审。资格初审通过者,将另行通知具体面试的时间和地点。应聘资料恕不退还。(四)面试形式为应聘报告10分钟(PPT报告5分钟,答辩5分钟),应聘报告的主要内容有:1. 介绍个人学习及工作的主要情况、工作能力和取得的业绩;2. 阐述上岗后的工作设想。(五)体检。四、招聘岗位及联系方式:岗位编号所在部门岗位人数学历学位岗 位 职 责申 报 条 件电子材料发送邮箱纸质材料邮寄地址1实验技术中心样品化学前处理实验员1本科及以上学历学位1.对地质样品进行破碎,筛分,酸泡,清洗等前处理;2.对实验室相关仪器设备进行维护;3.指导学生对地质样品进行破碎,筛分,酸泡,清洗等前处理;4.完成实验技术中心要求的相关技术认证和培训;5.完成部门负责人交办的其他工作。1.地质学类等相关专业毕业;具有相关实验操作经验者优先;2.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端正,工作责任心强,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3.年龄在35周岁及以下。yuzhang@nigpas.ac.cn南京市北京东路39号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张羽 老师收电话:025-83282287邮编:2100082实验技术中心标本薄片制作实验员1本科及以上学历学位1.对地质样品进行切割、制靶、磨片等前处理;2.对实验室相关仪器设备进行维护;3. 指导学生对地质样品进行行切割、制靶、磨片等前处理;4.完成实验技术中心要求的相关技术认证和培训;5.完成部门负责人交办的其他工作。1.地质学类等相关专业毕业;具有相关实验操作经验者优先;2.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端正,工作责任心强,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3.年龄在35周岁及以下。yuzhang@nigpas.ac.cn南京市北京东路39号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张羽 老师收电话:025-83282287邮编:210008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2025年10月24日
  • 23
    2025-10
    南京古生物所非在编项目聘用人员(劳务派遣)招聘启事(2025年第14期)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简称“南京古生物所”)成立于1951年,位于风景秀美的南京市玄武湖畔,是我国目前唯一专门从事古生物学(古无脊椎动物学与古植物学)和地层学研究的国家级专业机构,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李四光教授为首任所长。现根据工作需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符合下列要求的非在编项目聘用人员1名(劳务派遣):一、招聘基本条件1. 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爱岗敬业,身心健康,具有责任担当意识。2. 根据相关规定,不受理我所在编职工配偶及亲属的应聘申请。二、岗位聘任及待遇本次招聘实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经招聘确定的拟聘人员,须在1个月内正式上岗,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在校期间为非在职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须在获得学历学位后1个月内正式上岗,试用期2个月。被聘人员为南京古生物所项目聘用人员,用工形式为劳务派遣,待遇参照南京古生物所项目聘用人员相关规定执行。三、招聘方式及程序(一)报名时间:即日起至2025年11月5日(以收到电子材料及纸质材料寄出时间为准)。(二)应聘者需按顺序提供以下电子版及纸质版材料(注明主题:应聘岗位+姓名):1. 《岗位应聘申报表》(电子版+纸质版,纸质版单独装订,本人签字);2. 《应聘人员基本信息汇总表》(电子版);3. 身份证正反彩色复印件(电子版+纸质版,纸质版请直接复印,勿使用扫描件打印);4. 各阶段学历学位证书及各阶段学历学位学信网有效期内在线验证报告(应届生提供学籍报告,境外留学人员需提供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外语和奖励证书等证明材料,及说明相关工作经历、业绩和水平的其他材料的彩色复印件(电子版+纸质版,纸质版请直接复印,勿使用扫描打印);5. 如有论文或著作(电子版+纸质版,纸质版使用复印件或扫描件打印均可)。(三)资格审查:聘用部门会同人事部门将按岗位职责和招聘条件对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初审。资格初审通过者,将另行通知具体面试的时间和地点。应聘资料恕不退还。(四)面试形式为线上应聘面试10分钟(PPT报告5分钟,答辩5分钟),应聘报告的主要内容有:1. 介绍个人学习及工作的主要情况、工作能力和取得的业绩;2. 阐述上岗后的工作设想。(五)体检。四、招聘岗位及联系方式岗位编号所在部门岗 位人数学历学位岗 位 职 责申 报 条 件电子材料发送邮箱纸质材料邮寄地址1古生物学与油气地层应用全国重点实验室DanyAzar研究员课题组科研助理1本科及以上学历学位1.协助外国专家及其课题组办理财务报销等日常事务;2.协助外国专家进行材料的填写、翻译、文字编辑等工作;3.协助外国专家进行工作上的对接(包括口语翻译等);4.完成整理化石(如琥珀等)等日常工作;5.完成课题成员交办的其他工作。1.专业不限;有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相关知识背景者优先;2.英语四级及以上(CET4≥425);英语交流能力强者优先;3.具有熟练的电脑操作水平,能熟练使用Microsoft Office等常用办公软件;4.身体健康,思想品德端正,工作责任心强,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5.年龄在35周岁及以下。mmxu@nigpas.ac.cn南京市北京东路39号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徐敏敏 老师收电话:15517208134邮编:210008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2025年10月23日
  • 22
    2025-10
    南京古生物所202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南京古生物所”)成立于1951年,坐落在风景优美的北极阁景区,前身为前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及前中央地质调查所等机构的古生物室(组),李四光先生为首任所长;是我国目前唯一专门从事古生物学 (古无脊椎动物学与古植物学)和地层学研究的专业机构,被国际同行誉为“世界三大古生物研究中心”之一。本所现有近300位地层古生物专业人才,14位科学家先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40余位在国际学术组织中担任主席、副主席、秘书长、选举委员等职务。南京古生物所致力于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科学传播工作。拥有一个面向国内外开放流动、装备现代化的古生物学与油气地层应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四个分别开展古植物学与孢粉学、微体古生物学、古无脊椎动物学和新生代生物演化与环境研究的基础研究部。近年来,南京古生物所在地球早期生命与寒武纪大爆发、澄江动物群、瓮安生物群、热河生物群、全球年代地层单位界限层型剖面和点位(俗称“金钉子”)、生物起源-辐射-灭绝与复苏等研究方向上取得重大进展,多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二等奖、省部级自然科学特等奖和一等奖等奖项。南京古生物所是全国最早获博士学位授予权和最早建立博士后流动站的单位之一,拥有一批学术水平高、治学严谨的导师队伍。现拥有地质学(含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地球生物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一级学科的博士培养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本所研究生具有良好的生活、学习和科研条件,取得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学籍,享受中国科学院大学统一的奖助学金。2026年计划招收博士研究生14名左右(以教育部最终下达的指标为准) ,已招收直博生2名(古生物与地层学和地球生物学专业各1名),预计接收硕转博1-2名。详见网页http://nigpas.cas.cn/rcjyu/,招生邮箱yjs@nigpas.ac.cn,热忱欢迎广大考生报考我所! 一、培养目标南京古生物所招收的学术型博士学位研究生,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本学科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及相关工作的能力,能在科学研究和专门技术等方面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二、报考条件符合中国科学院大学202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http://admission.ucas.edu.cn)上规定的报考条件的考生均可报名。由于“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因此在网报前,考生要与拟报考的导师进行充分的沟通并获得报考导师的推荐信或接收信。在整个博士招录过程中,若导师认为本人不适合指导某学生,导师有不录取该学生的权利。三、报名时间、方式及报名手续考生在网报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中国科学院大学2026年博士招生网上报名公告和本所的网上报名公告,凡未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所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所有硕博连读转博考生和普通招考考生必须参加中国科学院大学网上报名。1.网上报名时间: 2025年12月08日—2026年1月09日,全天受理。本次网报包括硕博连读转博考核和普通招考两种招生方式。逾期不再受理补报。2.网上报名方式:请考生登录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http://admission.ucas.ac.cn) ,点击“博士报名”,根据自己的情况分别选择“普通招考”“硕转博”两种类别之一进入相应的报名系统中,进行考生注册。3.网上报名成功后,请于2026年1月19日前将以下材料通过邮政EMS邮寄至南京古生物所人事教育处:(1)网上报名系统生成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打印件(双面打印,须本人手写签名);(2)2名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专家推荐书(推荐书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博士招生”栏目的“资料下载”区下载,由推荐专家填写后邮寄,也可密封后由考生转交),同时还需提供报考导师的接收信(格式不限);(3)硕士课程成绩单和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毕业生提供学生证复印件);(4)有效居民身份证复印件;(5)获得境外学历人员须提交境外教育机构颁发的学历证书复印件和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进行硕士学位认证报告复印件;(6)英语水平证书复印件(英语四、六级、雅思、托福等)、获奖证书复印件、发表期刊论文首页等支撑材料;(7)申请硕转博的考生应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交网上报名系统生成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打印件及以上材料。4.请考生认真阅读网上报名公告,网上报名时应务必认真准确填写并仔细核对本人的姓名、性别、民族、身份证号和报考类别(定向或非定向)等重要信息。报考信息和录取信息上报北京教育考试院和教育部后一律不得更改相关信息,学校也不再受理修改信息的申请。四、普通招考方式及方案1. 招考方式:申请-考核制。2.考核时间:预计2026年3月中旬,确切时间将在官网予以公告。3. 考核方案:第一阶段考核为笔试,综合考试(业务课一)及专业英语(英语和业务课二,折算成两门课程的成绩)。由研究所统一组织命题考试,考试形式为开卷,每门考试时间为3小时。成绩满分100分,60分为及格。考核内容包括:重点考查专业英语和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等。同等学力考生需加试2门硕士专业课程和政治理论。每门课的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闭卷考试,采取百分制。根据下达指标数和报考专业,结合笔试成绩按总人数不少于 1.5倍指标数确定进入下一阶段考核入选学生名单。第二阶段考核为面试,招生工作小组组成面试专家组进行集中统一面试,专家组成员由不少于7名同行专家组成。面试主要对考生的专业外语能力和学科业务能力进行考核,面试满分100分。考生须准备10分钟左右的英文PPT 报告,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基本情况、硕士期间学习和科研情况、已取得的科研成果、对报考专业前沿研究的理解,以及博士期间研究计划等,专家组提问和答辩时间在10分钟左右。面试总成绩为100分,专业知识面试、英语能力测试和综合素质能力权重分别为 60%、20%、20%。 最终成绩=(初试总成绩/3)*40%+面试成绩*60%,各环节均采取百分制,60分及格,有不及格者不得拟录取。 初试总成绩包括英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3门成绩。请考生于考试前一天持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到南京古生物研究所人事教育处报到,熟悉考场等。食宿、旅费及体检费用自理。4.招生专业目录学科、专业名称(代码)研究方向指导教师预计招生总人数070901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201.(全日制) 奥陶纪古环境方翔02.(全日制) 沉积地球化学张俊鹏03.(全日制) 特异埋藏动物群黄迪颖04.(全日制) 石油地质李建国05.(全日制) 二叠系烃源岩张华06.(全日制) 晚古生代珊瑚、生物礁与古环境要乐07.(全日制) 古生态学、埋藏学、系统古生物学赵方臣08.(全日制) 晚古生代大冰期古气候与古海洋陈吉涛09.(全日制) 同位素地球化学杨传10.(全日制) 奥陶纪、志留纪古环境背景吴荣昌11.(全日制) 中生代陆地古环境史恭乐12.(全日制) 沉积学郑全锋13.(全日制) 稳定同位素地层、前寒武地层学王伟14.(全日制) 综合地层学郑大燃15.(全日制) 沉积地层中油气的演化过程张勇16.(全日制) 中生代地层与生物群Dany Azar17.(全日制) 微生物-矿物相互作用及其共演化李子波070903古生物学与地层学901.(全日制) 早古生代头足类化石方翔02.(全日制) 层序地层、地球化学、含油气盆地综合地层学陈永权03.(全日制) 埋藏学、古生态学杨子潇04.(全日制) 旋回地层学、天文年代学、古气候变化、沉积过程模拟王蒙05.(全日制) 澄江生物群与寒武纪大爆发曾晗06.(全日制) 中生代地层古生物黄迪颖07.(全日制) 晚古生代植物与非海相地层王军08.(全日制) 中、新生代孢粉(含沟鞭藻)李建国09.(全日制) 第四纪孢粉学、花粉形态多样性及其演化与系统学、花粉光谱与人工智能识别毛礼米10.(全日制) 二叠纪生物演化与环境、典型含油气盆地古地理重建、二叠系烃源岩张华11.(全日制) 几丁虫系统古生物学及其演化唐鹏12.(全日制) 昆虫宏演化及其机制王博13.(全日制) 青藏高原古地理演化张以春14.(全日制) 晚古生代珊瑚、生物礁与古环境要乐15.(全日制) 古生态学、埋藏学、系统古生物学赵方臣16.(全日制) 志留纪生物宏演化研究黄冰17.(全日制) 晚古生代大冰期古气候与古海洋陈吉涛18.(全日制) 地质年代学杨传19.(全日制) 综合地层学吴荣昌20.(全日制) 经典系统古植物学、深时植物宏演化史恭乐21.(全日制)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郑全锋22.(全日制)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张华侨23.(全日制) 古生物学、综合地层学、宏演化王光旭24.(全日制) 中生代陆相介形类化、陆相介形类演化及其多样性王亚琼25.(全日制) 菊石类系统学与地层学季承26.(全日制) 后生动物起源与寒武纪大爆发殷宗军27.(全日制) 复杂生物起源和早期演化庞科28.(全日制) 古生物地理学乔丽29.(全日制) 微生物岩罗茂30.(全日制) 古植物学、地层学、古生态学、古气候学万明礼31.(全日制) 古生物学、地层学、古地理学、古生态学梁昆32.(全日制) 生物大灭绝李莎33.(全日制)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陈波34.(全日制) 地球化学、岩石学、古海洋学蔡悦35.(全日制) 热河生物群的时空演化郑大燃36.(全日制) 昆虫演化Dany Azar37.(全日制) 腕足动物的早期起源与辐射演化,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与奥陶纪生物大辐射张志亮0709Z1地球生物学301.(全日制) 奥陶纪生物环境协同演化方翔02.(全日制) 地球生命起源和太古宙生命记录南景博03.(全日制) 沉积地球化学张俊鹏04.(全日制) 昆虫进化黄迪颖05.(全日制) 晚古生代植物与非海相地层王军06.(全日制) 植物与地球环境协同演化(古植被、古气候、古生态)李建国07.(全日制) 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及环境背景张华08.(全日制) 烃源岩生烃母质生物与烃源岩评价研究唐鹏09.(全日制) 陆地生态系统演化及资源环境效应王博10.(全日制) 晚古生代珊瑚、生物礁与古环境要乐11.(全日制) 古生态学、埋藏学、系统古生物学赵方臣12.(全日制) 晚古生代大冰期古气候与古海洋陈吉涛13.(全日制) 地层学杨传14.(全日制) 奥陶纪、志留纪古环境背景吴荣昌15.(全日制) 深时植物宏演化、中生代陆地生态系统演化史恭乐16.(全日制) 地质微生物学郑全锋17.(全日制)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张华侨18.(全日制) 地质历史时期古环境演化王伟19.(全日制) 综合地层学、综合古地理学王光旭20.(全日制) 二叠纪-三叠纪海洋生态系统演化季承21.(全日制) 真核生物起源和早期演化庞科22.(全日制) 微生物矿物识别罗茂23.(全日制) 古植物学、地层学、古生态学、古气候学万明礼24.(全日制) 古气候陈波25.(全日制) 中生代环境事件郑大燃26.(全日制) 沉积古地理张勇27.(全日制) 琥珀综合研究Dany Azar28.(全日制) 天体生物学与极端地质环境微生物李子波29.(全日制) 生物矿化与个体发育张志亮五、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体检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作为复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品德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学习(工作)状况、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政审)不合格者不得录取。体检在复试阶段组织进行。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 卫生部 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的要求、以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教育部 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12号)和《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要求进行。六、录取和入学注册1.根据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入学考试的综合考评成绩、思想政治表现以及身体健康状况,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凡是笔试成绩或面试成绩不及格(即低于百分制的60分)的考生,不得录取。政审或体检不合格的考生也不予录取。2.录取类别为“非定向”的普通公开招考考生,录取时必须转考生档案。未能将考生档案转至培养单位的,取消录取和入学资格。3.被录取的考生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报到注册。如确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时报到者,须提供有关证明,且应以书面形式向录取培养单位请假,经批准后请假方为有效。无故逾期10个工作日不报到者,或者请假未获批准且逾期10个工作日未报到者,取消其博士入学资格。4.被录取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应在入学报到时出具硕士学位证书原件。截止2025年9月1日未获得硕士学位者或不能提供硕士学位证书原件者,取消其博士入学资格。5.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录取为直博生的,应在入学报到时出具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原件。截止2026年9月1日未获得本科毕业证或学士学位证者,或者不能提供本科毕业证书或学士学位证书原件者,取消其博士入学资格。七、收费国家计划内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的学费标准一般为10000元/年•生,按学年收取。硕博连读转博考生经考核录取为博士的,入学后按博士身份缴纳学费并享受对应的奖助体系。直博生入学时即按照博士研究生身份缴纳学费并享受对应的奖助体系。八、培养方式和学习年限除国家专项计划外,我所招收的博士研究生培养方式原则上均为全日制非定向。1.普通招考博士生学制为3年,最长修读年限(含休学)不得超过6年;2.通过硕博连读方式招收的博士生,包括硕士阶段在内修读年限一般为5年,最长修读年限(含休学)不得超过8年; 3.通过直接攻博方式招收的直博生,学制一般为5年,最长修读年限(含休学)不得超过8年。九、其它1.考生因报考博士研究生与原所在单位或定向及服务合同单位产生的纠纷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导致我所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无法被录取或复查不合格取消录取资格(入学资格)的后果,我所不承担责任。2.本章程如有与国家后续新出台的招生政策(含相关时间结点)不符的事项,以上级单位新政策为准。中国科学院大学联系方式: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邮编:100049部门: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办公室联系人:陈老师 010-82640445;张老师 010-88256910招生业务监督电话:010-88256714纪监办公室电话:010-69671040网址:http://admission.ucas.edu.cn/或https://admission.ucas.ac.cn邮箱:ao@ucas.edu.cn南京古生物所联系方式:通讯地址:南京市北京东路39号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人事教育处;邮编:210008 联系人:罗老师电话:025-83282201E-mail地址:yjs@nigpas.ac.cn网址:http://www.nigpas.cas.cn
  • 17
    2025-10
    2025年中国科学院科普视频图片大赛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激发院内广大科技工作者用创意分享科学奥秘,用影像记录科学之美,弘扬科学家精神,打造新时代创新发展的科普之翼,在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70周年之际,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共青团中国科学院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承办的2025年中国科学院科普视频图片大赛将于10月15日至11月10日举行。本次大赛将面向院属各单位、团体和个人(包括在读学生)征集科普视频、科普短视频、科普图片三类作品,征集内容以弘扬科学家精神、讲述科学故事、解读科研成果、展现科学原理、展现科学之美、记录科研生活为主,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弘扬科学家精神。大赛设有一、二、三等奖、优秀奖、最佳组织奖等奖项。大赛工作组联系人:学部工作局:谷美慧  彭晴晴 010-59358090院  团  委:郑  璐  柏玉洁 010-82544381  010-68597735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刘  鹏  赵紫薇 010-58812563 010-58812597投稿地址:http://www.kepu.net.cn/kpsvc技术咨询:徐震(技术咨询)19974101974
  • 13
    2025-10
    南京古生物所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南京古生物所”)成立于1951年,坐落在风景优美的北极阁景区,前身为前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及前中央地质调查所等机构的古生物室(组),李四光先生为首任所长;是我国目前唯一专门从事古生物学 (古无脊椎动物学与古植物学)和地层学研究的专业机构,被国际同行誉为“世界三大古生物研究中心”之一。本所现有近300位地层古生物专业人才,14位科学家先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40余位在国际学术组织中担任主席、副主席、秘书长、选举委员等职务。南京古生物所致力于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科学传播工作。拥有一个面向国内外开放流动、装备现代化的古生物学与油气地层应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四个分别开展古植物学与孢粉学、微体古生物学、古无脊椎动物学和新生代生物演化与环境研究的基础研究部。近年来,南京古生物所在地球早期生命与寒武纪大爆发、澄江动物群、瓮安生物群、热河生物群、全球年代地层单位界限层型剖面和点位(俗称“金钉子”)、生物起源-辐射-灭绝与复苏等研究方向上取得重大进展,多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二等奖、省部级自然科学特等奖和一等奖等奖项。南京古生物所是全国最早获博士学位授予权和最早建立博士后流动站的单位之一,拥有一批学术水平高、治学严谨的导师队伍。现拥有地质学(含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地球生物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一级学科的硕博士培养点和博士后流动站,资源与环境领域地质工程专业硕士培养点。本所研究生具有良好的生活、学习和科研条件,取得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学籍,享受中国科学院大学统一的奖助学金。2026年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20名左右(以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大学最终下达的指标为准),已招收推荐免试硕士生8名,直博生2名。详见网页http://nigpas.cas.cn/rcjyu/,招生邮箱yjs@nigpas.ac.cn,热忱欢迎广大考生报考我所!一、培养目标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爱国守法,具有社会责任感,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面向社会需求,面向科技前沿,适应工程技术发展和创新需要,培养全面发展、爱国守法、掌握相关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实践创新型专门人才。二、报考条件符合中国科学院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http://admission.ucas.edu.cn)上规定的报考条件的考生均可报名。三、报名考生正式报名前应仔细核查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在准考、复试和录取等招生阶段将分别进行报考资格审查,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准考、复试和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所有考生均须参加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积极配合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遵守相关约定,认真核对并确认本人报名信息,根据核验工作要求提交补充材料,逾期不得补办。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含初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考生在网上报名后,还需网上确认网报信息并采集本人照片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一)第一阶段:网上报名考生在教育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网上报名,逾期不再进行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报名网址为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hsi.com.cn)。预报名期间填写的信息有效,正式报名期间无需重复填写,但可以随时修改完善。考生登录网上报名系统后,务必要认真阅读相关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招生单位及报考点发布的网报公告,同时还须查看我所的招生公告,并按其要求填报。凡未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错过网报时间、缴费时间、网上确认时间、考试时间等所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考生应按要求如实准确填写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报考材料。网报信息填报中特别是姓名、性别、身份证号以及学籍学历等信息务必认真准确填报。网报期间,网报系统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 登 录 “ 中 国 高 等 教 育 学 生 信 息 网 ”( 网 址 :https://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以便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考生网报时学历证书编号信息填报请特别注意以下事项:1.国内普通高校毕业证书编号须填写“证书编号”。若毕业证书上有两个号码,应填写证书右侧的“证书编号”,一般为16位以上数字编号,前5位为颁发此证书的高校代码。请不要填写证书序列号(如No.****)。若原毕业院校因更名等原因不在网报系统毕业学校可选列表中,请在毕业学校栏选择“其他”,然后手工录入原毕业学校的名称(即毕业证书中加盖学校印章的名称)。2.国(境)外学历学位证书编号信息填报,须填写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颁发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或《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学历学位认证书》或《台湾地区学历学位认证书》认证报告编号,如认证书编号为:教留服认英[2018]20001号或120xxxxxx123。考生“招生单位所在地区”均应选择“北京”,“招生单位”选择“中国科学院大学”,在“院系所名称”栏中选择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然后按照网报系统要求进行报考专业及考试科目等信息的填报。报考点选择:应届本科毕业生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手续,其中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也可选择教学点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其他考生应选择户籍或工作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就近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手续。考生必须牢记自己网报时的用户名和密码,网上打印准考证、网上调剂等均需使用此用户登录。(二)第二阶段:网上确认1.确认时间:所有考生须认真查看网报时填报的报考点发布的网上确认相关公告,确认的时间以各报考点公告为准,在所选择报考点规定的时间内按时参加网上确认,逾期不再补办。2.确认手续:考生网上确认须提供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等材料及网上报名编号,按照报考点公告要求办理网上确认手续。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确认时应提供本人《入伍批准书》、《退出现役证》(限士兵)、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或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以各报考点公告为准。3.考生按规定缴纳报考费,报考费支付方式以网报时选择的报考点公告要求为准。4.考生应当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5.确认考生本人网报信息准确无误。(三)报名其他注意事项1.推荐免试生须在教育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及时与接收的培养单位完成网上报名与拟录取手续。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拟录取的推荐免试生不需进行网上确认,也不得再报名参加硕士入学全国统一考试。2.考生在普通招考报名时只能填报一个培养单位的一个专业。3.在网上报名截止日期前,考生可自行修改自己的网报信息,网报信息务必准确无误。在确认期间,考生必须对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网上确认后的考生报名信息在准考资格审核、初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4.教育部以报考单位所在地分一区、二区确定考生参加复试的基本分数线。中国科学院大学京内外各培养单位均执行北京一区分数线。5.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以报名时填报的信息为准,在报名结束后不得更改报考类别。6.考生要准确填写个人信息,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7.网报和确认结束后,我所将对考生的报名信息进行全面审查,对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准予考试。对考生的学历、学籍等信息有疑问的,我所可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后,再准予考试。审查过程中发现虚假证件时,可扣留虚假证件。经审核不符合报考条件的,不予准考、录取,随时发现、随时处理。8.网上报名时,考生应务必认真填写并仔细核对本人的姓名、性别、民族、身份证号、报考类别(定向就业或非定向就业)、考试科目、学历学位证书编号、学习方式(全日制或非全日制)等重要信息。确认后的报考信息和录取信息上报北京教育考试院和教育部后一律不得更改,学校也不再受理任何考生修改信息的申请。四、初试1.网上打印准考证:在教育部统一规定的时间内,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网报系统,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件参加初试和复试。2.初试日期:按照教育部统一规定的考试日期执行,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不在规定日期举行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3.初试地点:以选报的报考点公告为准。4.初试科目:初试科目为四门: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每门科目的考试时间为3小时。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的满分值各为100分,基础课(含统考科目)和专业基础课每门满分值为150分。具体考试科目以《中国科学院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为准,可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hsi.com.cn)或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https://admission.ucas.edu.cn)查询。5.考生初试成绩通过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查询。五、复试所有普通计划的报名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均按照北京地区分数线(即一区国家复试分数线)执行。1.我所将按照参加复试人数与招生计划数合理确定复试比例,按照复试分数线及考生初试成绩,按专业由高到低确定复试考生名单,进行差额复试。2.复试分数线、复试名单以及复试时间、地点、方式等复试要求由我所在复试前通过研究所网页向考生公布。3.我所在复试前,将对复试考生的有效身份证件、学历学位证书、学历学籍核验结果、学生证等证件和报名材料再次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对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仍有疑问的,需要求复试考生在复试时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4.复试包括业务能力、综合素质、思想品德、外语听力和口语等考核内容,外语听力及口语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5.复试成绩或面试成绩不及格(即低于百分制的60分)的考生,不予录取。6.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的复试分数线在不低于国家分数线基础上,由中国科学院大学自行划定。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的复试分数线直接由中国科学院大学分学科门类或专业自主划定。复试方式、程序及要求与其他普通计划硕士生相同。7.复试是硕士招生考试的有机组成部分。复试期间,考生应自觉遵守招生单位考场规则及考生所签署的《诚信复试承诺书》等内容,在复试工作全部结束前不得对外透露或传播复试试题内容等有关情况。六、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体检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作为复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品德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学习(工作)状况、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政审)不合格者不得录取。体检由研究所组织考生进行。体检标准参照《残疾人教育条例》和《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 号)等文件规定,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教学〔2003〕3 号)要求。体检不合格者,取消录取资格。七、录取2026年国家招生计划尚未下达,中国研招网硕士专业目录中的拟招生人数为我所根据 2025年硕士研究生的实际招生人数拟定的各学科招生计划。我所将根据中国科学院大学下达的实际招生指标,依据本单位复试录取办法及考生考试成绩(含初试和复试成绩),并结合思想政治表现以及身体健康检查状况,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所有拟录取考生均按照教育部信息公开相关要求进行名单公示。没有公示的拟录取考生,一律不得办理录取手续,不予注册学籍。被录取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考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应在入学报到时出具本科毕业证书原件。2026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截止2026年9月1日未获得本科毕业证书者或不能提供本科毕业证书原件者,录取资格无效。被录取的考生按录取通知书规定的要求和日期,到指定地点报到入学注册。如确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时报到者,须提供有关证明,且应以书面形式向中国科学院大学或所在培养单位请假,请假时间不得超过10个工作日;未请假或者请假逾期不报到者,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八、收费及待遇中国科学院大学2026年度硕士研究生学费及住宿费在国家有关部门核定的范围内收取:1.国家计划内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费标准一般为8000元/年•生,按学年收取。2.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和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硕士研究生的收费标准同上,享受与同一培养单位同一专业其他普通招考考生相同的奖助体系待遇。同时,中国科学院大学实行完善的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学生按照中国科学院大学相关规定,可享受和参评的奖助学金主要包括六个类别,即国家助学金、国家奖学金、中国科学院奖学金、中国科学院大学学业奖学金、培养单位奖学金、“助研/助教/助管”岗位津贴。学习科研表现优秀的学生,还可以申请国家、中国科学院、研究所设立的各类专项奖学金。九、招生专业目录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招生人数备注一 备注二070901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04高等数学④887地质学综合1 高等数学、地质学综合均为校统一命题。070903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04高等数学④886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综合 9高等数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综合均为校统一命题。已招收推免生5人0709Z1 地球生物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04高等数学④888生物学综合2 高等数学、地质学综合均为校统一命题。 已招收推免生1人085703 地质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87地质学综合8 地质学综合为校统一命题。 已招收推免生2人十、考试大纲及主要参考书目校统一命题科目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请登陆中国科学院招生信息网下载,网址如下:   http://admission.ucas.edu.cn/ShowArticle/newslist1/0134e73f-f9d8-4ea0-a3df-1b912769325f十一、联系方式中国科学院大学联系方式: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邮编:100049联系部门:招生办公室联系电话:010-82649886、82640457邮箱:ao@ucas.ac.cn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s://admission.ucas.edu.cn 或 https://admission.ucas.ac.cn南京古生物所联系方式:通讯地址:南京市北京东路39号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人事教育处;邮编:210008联系人:罗老师电话:025-83282201E-mail地址:yjs@nigpas.ac.cn网址:http://www.nigpas.cas.cn/rcjy/zs未尽事宜,欢迎查阅《中国科学院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或电话、邮件咨询。十二、其他注意事项1. 考生因报考研究生与原所在单位或定向及服务合同单位产生的纠纷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导致招生单位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的后果,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2. 考生可通过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查阅全校招生专业目录、部分科目考试大纲等相关招生信息。推免硕士招生专业目录中拟接收推免人数以后续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中实际接收的推免生数为准。同时统考硕士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拟招生人数为预计招生人数,仅作为参考,不作为实际录取的依据。请考生及时关注我所网站发布的报考相关信息,也可邮件或电话咨询,特别提醒统招统考的报名考生,网报截止时间前须随时关注我所的推免生接收情况,理性选择报考单位和招生专业。3.现役军人报考硕士生,按中国人民解放军相关规定办理。4.本章程如有与国家新出台的招生政策不符的事项,以上级主管单位最新政策为准。5.本章程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人事教育处负责解释。
  • 30
    2025-09
    南京古生物所2026年招收推荐免试研究生拟录取结果公示(10月20日)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2026年招收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已结束,本着“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以下考生通过南京古生物所的资格审查、面试等综合考核,被南京古生物所拟录取。现将拟录取结果进行公示:序号考生姓名所在院校拟录取类型拟录取专业1梁子珩成都理工大学直博生古生物学与地层学2王馨仪中国农业大学直博生地球生物学3李怡峥曲阜师范大学学术硕士古生物学与地层学4万子千西南石油大学学术硕士地球生物学5王新艳兰州大学学术硕士古生物学与地层学6李欣怡安徽师范大学学术硕士古生物学与地层学7李滟倪沈阳师范大学学术硕士古生物学与地层学8刘邦印中南大学学术硕士古生物学与地层学9石师莹兰州大学专业硕士地质工程10李马俊贤西南大学专业硕士地质工程最终录取结果以收到录取通知书为准,如有考生通讯地址发生变更,请及时与南京古生物所联系(电话:025-83282201,邮箱:yjs@nigpas.ac.cn)。公示时间:2025年9月30日至10月20日。监督电话、邮件:1、南京古生物所:025-83282201;yjs@nigpas.ac.cn。2、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办公室:010-88256714,010-82640446;yzb@ucas.ac.cn。拟录取名单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批准方为有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 人事教育处2025年9月30日
  • 01
    2025-08
    诚邀全球英才依托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申报优青(海外)项目(新增批次)
    现诚挚邀请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地球生物学、行星生物学、第四纪地质学、行星科学、演化生物学、沉积学、地球化学及其交叉学科领域的全球青年英才依托南京古生物所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简称“南京古生物所”)成立于1951年,位于风景秀美的南京市玄武湖畔,目前是我国唯一专门从事古生物学(古无脊椎动物学与古植物学)和地层学研究的国家级专业机构,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李四光教授为首任所长。本所致力于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科学传播工作。拥有一个面向地层古生物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能源战略需求的古生物学与油气地层应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以及一个开展古植物学与孢粉学、微体古生物学、古无脊椎动物学和新生代生物演化与环境研究的基础研究部;一个承担各类地层古生物咨询项目、对外承接地层古生物样品分析鉴定任务的地层古生物咨询中心;一个装备齐全、国际先进的满足古生物学与地层学领域基础与前沿研究的实验技术中心;一个包含编辑部、标本馆、图书馆、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科普杂志《生物进化》和网络科普平台“化石网”等综合资源的科学传播中心;一个依托数据库组织相关软件开发、为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地层古生物大数据中心;以及坐落在云南澄江帽天山的澄江古生物研究站。本所拥有一大批地层古生物学专业人才,其中14位科学家先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众多专家在国际学术组织中担任主席、副主席、选举委员等重要职务。现诚挚邀请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地球生物学、行星生物学、第四纪地质学、行星科学、演化生物学、沉积学、地球化学及其交叉学科领域的全球青年英才依托南京古生物所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一、项目介绍为进一步完善科学基金人才资助体系,充分发挥科学基金引进和培养人才的功能,吸引海外优秀青年人才回国(来华)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2021年起,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入选后国家资助100-300万元,资助期为3年。二、研究所配套政策依托南京古生物所申报并入选者,直接纳入研究所“特聘研究岗位(骨干)”管理,具体待遇为:1. 职称:直接聘为研究员(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具事业编制);2. 招生:认定为博士生导师,研究生招生指标单列;3. 薪酬:待遇采取“一人一议”方式协商确定(不低于60万元/年);4. 科研支持:研究所及中国科学院提供启动经费100-300万元(不含基金委配套经费);基金委资助经费100-300万元;5. 生活支持:享受专家公寓一套;入选中国科学院人才计划,可享受100万元安家补贴;6. 协助解决子女入园、入学;7. 其他政策:优先推荐申请国家、省级人才计划;8. 依托我所申报海外优青项目进入会评阶段但最终未获得支持的,研究所优先以高层次人才岗位引进(带编制),纳入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项目管理培养,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及科研配套保障。三、申请人条件1.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2)出生日期在1985年1月1日(含)以后;(3)具有博士学位;(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5)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5年9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不适用于通过中外联合培养方式取得海外博士学位的情况);在海外工作期间,同时拥有境内带薪酬职位的申请人,其境内带薪酬职位的工作年限不计入海外工作年限。(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并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2. 限项要求:执行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相关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对于已申请2025年度上半年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因时间结点原因导致不符合当时申请条件、但符合新增批次申请条件的,可申请新增批次项目;其他申请人不得在新增批次重复提交申请。已申请2025年度其它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的,不得在新增批次申请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四、申报说明1. 有意依托申报者请将个人简历发送至南京古生物所人事教育处(zrc@nigpas.ac.cn)或者科技处(kjc@nigpas.ac.cn),邮件主题请标注为“申报海外优青”;2. 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可按照项目指南要求,与南京古生物所签订工作合同或者意向性协议,于2025年8月1日以后登录信息系统,在线填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申请书》;3. 基金委规定的项目申请截止日期为2025年9月15日,请于截止日期前在系统中提交申请书及附件材料。五、政策咨询南京古生物所 人事教育处:李洁(025-83282207);马嘉欣(025-83282170);南京古生物所 科技处:郄文昆(025-83282106,18921445697);张景坤(025-83282113)传  真:025-83357026;E-mail: kjc@nigpas.ac.cn;zrc@nigpas.ac.cn;通讯地址:南京市北京东路39号;邮  编:210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项目指南详见:https://grants.nsfc.gov.cn/
  • 20
    2025-02
    关于转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2025年度项目申报指引》的通知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简称“专项”)作为科技计划管理改革“试验田”,由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简称“中心”)作为承接专项具体管理的机构,创新科技攻关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加速培育颠覆技术创新,抢占科技战略制高点。根据本专项相关部署,现转发2025年度项目申报指引。请有意向申报的老师与科技处联系。一、总体目标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找方向、找问题,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找方法、找答案,开放式选拔、体系化培育战略价值突出、技术突破显著的颠覆性技术,对主流技术进行跨越式革新或对“无人区”进行开创性探索,抢先机、开赛道、占高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二、项目要求与布局专项定位于探索型、培育型专项,不设项目或课题指南。(一) 基本要求1. 场景强。应用场景为经济社会中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或有潜力成为基础性、战略性产业的前瞻性场景,主要技术功能对场景技术体系具有关键支撑或方向引领作用。2. 需求刚。拟服务的需求具有较大现实或潜在规模,且已有技术不能很好满足场景当前或未来发展的某些重要要求或基本处于空白,即存在重要需求痛点。3. 路线深。属于理论突破的重要前沿技术或深度交叉新技术,解决需求痛点潜力显著优于已有技术或瓦解已有技术核心优势潜力巨大,并具有极高的反颠覆门槛。4. 产权独。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独占性强,得到广泛而充分保护,具有抢占先机并在较长时期内保持领先性竞争优势的可能。(二) 项目布局1. 重点领域。专项围绕集成电路与微纳系统、人工智能与信息系统、科学仪器与新型实验系统、生命健康、能源资源与环境、先进制造与运载系统等重要领域,选拔和培育各类颠覆性技术,并聚焦若干战略赛道、高地进行集中布局,打造点线面体技术体系。2. 梯度布局。专项采取育种、育苗、育材梯度布局项目。早期“育种”技术即基础研究初步完成,需在小试规模探索技术实现条件的项目。中期“育苗”技术即需进行中试放大和工程化研发的项目。近期“育材”技术即需结合具体应用场景进行技术优化的项目。每个项目每期一般不超过2年。三、申报资格要求1. 申报单位条件。项目牵头申报单位、参与单位应为中国大陆境内注册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业等(以下简称内地单位),或由内地与香港、内地与澳门科技合作委员会协商确定的港澳科研单位,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条件,运行管理规范;诚信状况良好,无在惩戒执行期内的科研严重失信行为记录和相关社会领域信用“黑名单”记录。2. 项目负责人条件。项目负责人无学历、职称、年龄限制,但应具有与项目任务要求相匹配的能力与精力。项目负责人应为该项目主体研究思路的提出者和实际主持研究的科技人员。受聘于内地单位的外籍科学家及港澳台地区科学家可作为项目负责人。港澳地区申报人员应爱国爱港、爱国爱澳。3. 限项要求。项目及课题负责人在其他国家科技计划达到限项数量后仍可承担本专项项目,但同时承担本专项项目一般不超过一项。四、申报与管理流程中心组建颠覆性技术创新网络,采取开放发现、常态选拔、及时立项、动态优化、滚动支持等机制实施专项。1. 申报渠道。中心与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上海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等网络核心,常年多触角、多渠道发现项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1) 主动发掘。从文献、其他重点专项及科技计划重大创新项目、重大科技进展榜单、学术会议、成果报道信息等途径主动寻找有颠覆性潜力项目。(2) 公开征集。通过发布申报指引等方式常态化广泛公开征集项目建议。(3) 大赛选拔。通过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和其他高水平大赛选拔高价值项目。(4) 节点推荐。顶尖科学家、知名风险投资基金及其他优秀项目组织单位等网络节点推荐高水平成果。(5) 部门推荐。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厅(委、局),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主管司局等科技管理部门推荐优质项目。2. 项目申报。专项采取“线下辅导+正式申报”的方式申请,“线下辅导”即项目单位通过中心项目征集专属邮箱(dipa@jingjinji.cn)提交单位基本信息、项目基本信息,中心进行初筛;中心对通过初筛项目进行迭代优化式论证,项目团队根据论证进度提交相关材料,中心与项目团队共同对通过论证的项目形成项目建议书,经综合评议后形成候选项目,建立候选项目库。“正式申报”即中心组织入库项目在国科管系统提交正式项目申报材料。3. 项目立项。中心及网络核心与入库项目团队商议定制化支持方案,对接地方、社会资源及时启动实施。中心结合国家战略部署、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未来引领作用等因素,从入库项目中进一步遴选专项立项项目,一般每季度立项一批(重大项目随时立项)。中心下达立项通知,组织立项项目承担单位通过国科管系统填报任务书,并在签署后按照节点拨付项目经费。4. 过程管理。项目实行节点检查、动态优化“里程碑”式管理。中心及网络核心安排项目专员深度参与项目执行,全面了解项目研究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实施中问题,对接项目发展所需资源。在每一节点进行检查和研讨,持续优化实施方案,对无法继续推进或战略价值降低项目及时终止。5. 项目验收。项目执行期满后或提前完成任务时,中心根据确定的目标和任务,采用直接验证、同行评议、第三方评估和测试、用户评价等方式进行验收。对在转化及应用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的,可简化验收程序。对于能够证明确因技术探索性强,科研人员已经履行了勤勉尽责义务仍不能实现预期目标的项目,亦可通过验收。6. 滚动支持。对进展顺利、战略价值高的项目,中心可在完成本期任务后给予滚动支持。对取得较大进展的重大项目,可提前启动滚动支持。7. 免责机制。建立以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最大限度管控风险为主导的免责机制。在推进颠覆性技术创新工作过程中,在没有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等禁止性规定、没有谋取私利、勤勉尽责的前提下,如项目失败,相关责任主体可予以免责。五、联系方式1. 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东升科技园北街6号院9号楼联系人:刘希言、李锋铭邮 箱:dipa@jingjinji.cn电 话:010-60976516/609765262. 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地址:广州市黄埔区中新知识城粤港澳大湾区纳米创新产业集聚区纳米谷一期2号楼3楼联系人:杨磊、刘玉峰邮 箱:dipa.gz@jingjinji.cn电 话:020-820998193. 上海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地址:上海市闵行区田林路888号上海科技绿洲6期42号楼4楼联系人:孙菡聪、金安邮 箱:dipa.sh@jingjinji.cn电 话:021-52270905(分机号:815)4. 监督办公室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东升科技园北街6号院9号楼联系人:蔡瑾邮 箱:dipa.so@jingjinji.cn电 话:010-60976586单位基本信息_20250214173657.docx项目基本信息_20250214173732.docx
  • 14
    2025-02
    关于转发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创探索计划项目申请指南的通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现发布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创探索计划项目申请指南,请有意向申请的申请人按指南所述要求申请。详情请参照基金委官网: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34/info94433.htm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科技处2025年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