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 江苏省古生物学会2022年度青年学者论坛在宁顺利召开
    11月29日,江苏省古生物学会2022年度青年学者论坛在南京顺利召开。本次论坛由江苏省古生物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等单位协办。  11月29日,江苏省古生物学会2022年度青年学者论坛在南京顺利召开。本次论坛由江苏省古生物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等协办。论坛结合线上和线下方式召开,省古学会理事长、南京古生物所副所长王军研究员做开幕发言。
      本次青年学者论坛邀请了七名古生物青年学者做学术报告。南京古生物所的李莎副研究员和张俊鹏博士分别作了“白垩纪末期德干玄武岩喷发与湖泊生物群变化”“中-晚奥陶世气候变冷期的缺氧海水扩张”的特邀学术报告。随后,南京古生物所的万明礼副研究员、魏鑫博士、张雨晨博士、博士生吴承羲和硕士生郑文涛分别分享了各自研究的最新进展情况,内容涵盖“二叠-三叠纪之交矿化植物群”“奥陶纪三叶虫多样性演化”“奥陶纪末古气候”“埃迪卡拉叶状化石研究”、“华北地台寒武系底界不整合”等方面。
      各位报告人的研究内容新颖、形式丰富、成果丰硕。在提问环节,线上线下讨论热烈,学术氛围浓厚,激发各位师生的碰撞思想和相互学习。
      本次论坛为各位古生物青年学者提供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活跃了学术氛围,提升了学会影响力。这也是江苏省古生物学会积极服务会员、促进学科发展和学术交流的新尝试。
    03
    2022-12
  • 南京古生物所召开疫情防控安全工作部署会
      11月28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在行政楼一楼会议室召开疫情防控安全工作部署会,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做好科学精准防控工作。南京古生物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杨涛,副所长王军,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及安全工作委员会成员、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安全员等共计27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杨涛主持。
      杨涛首先传达了中国科学院近期对疫情防控工作的最新要求。随后对“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以及南京古生物所《关于优化调整我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等细则进行了逐一解读,并就近期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部署。
      会议强调,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底线思维,全面认真执行第九版防控方案;要落实责任到位,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作为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应当严格抓好疫情防控工作;要加强组织领导,按照“二十条”优化防控措施,进一步完善防控方案;要强化人员管理和舆情应对,加强对各部门重点人群持续关注;要持续强化应急处置能力和进一步推动疫苗接种工作。
      杨涛总结指出,各部门要积极组织宣传疫情防控最新政策,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提高个人、集体防护意识;严格遵循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项制度要求,参照“二十条”优化防控措施执行,加强园区日常管理和监督。园区疫情防控要严格遵循南京市疫情防控最新文件要求,落实进入园区扫码、查验核酸证明、外来人员登记等措施,坚决守住疫情防控底线。
    02
    2022-12
  • 中国科协调研中国古生物学会
    11月24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桂华等一行,在江苏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孙春雷等陪同下调研了中国古生物学会,并在学会挂靠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行政楼一楼会议室进行了座谈交流。
      11月24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桂华等一行,在江苏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孙春雷等陪同下调研了中国古生物学会,并在学会挂靠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行政楼一楼会议室进行了座谈交流。南京古生物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杨涛,中国古生物学会监事长杨群、秘书长张元动以及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张元动主持。
      杨涛首先对中国科协、江苏省科协等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南京古生物所的基本情况,以及研究所作为学会支撑单位所提供的支持情况。随后,张元动简要汇报了学会的发展历史、国际交流、人才举荐、学科建设、科普活动等方面的工作。
      张桂华首先感谢了南京古生物所对中国古生物学会工作给予的支持,充分肯定了学会所做的各项工作。张桂华表示,期望学会能继续发挥优势,在团结全国古生物科技工作者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做出更多优异的成绩。会上,与会人员还就中国古生物学会未来发展等情况进行了讨论交流。
      会后,张桂华等人参观了李四光先生办公旧址暨南京古生物所所史馆,认真听取了研究所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建设及开展工作情况的汇报,积极肯定了研究所老一辈古生物科技工作者为国民经济以及学科发展所做出的奉献。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学会发展处副处长徐腾、办公厅秘书处王冠,江苏省科协办公室主任范银宏、学会部部长岳智顺等导陪同调研。
    28
    2022-11
  • 《地层学杂志》59篇论文入选知网高影响力论文
    近期,中国知网学术精要数据库发布了(2011—2022年)高影响力论文结果(查询网址:https://xsjy.cnki.net/)。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和全国地层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地层学杂志》有59篇论文入选TOP10%高影响力论文。
      近期,中国知网学术精要数据库发布了(2011—2022年)高影响力论文结果(查询网址:https://xsjy.cnki.net/)。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和全国地层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地层学杂志》有59篇论文入选TOP10%高影响力论文。
      其中,6篇入选TOP1%高影响力论文(同年度同学科同种文献类型中,PCSI指数、总被引频次、总下载频次排名前1%的论文),分别是:《五峰组及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在扬子覆盖区内的划分与圈定》(陈旭等,地层学杂志2015年04期);《国际地层委员会官网与<国际年代地层表>》(樊隽轩等,地层学杂志2015年02期);《中国中-新元古代地层年表的修正——锆石U-Pb年龄对年代地层的制约》(高林志等,地层学杂志2011年01期);《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油层组沉积相分析》(郑庆华等,地层学杂志2020年01期);《扬子区新元古代前震旦纪地层对比》(周传明,地层学杂志2016年02期);《中国寒武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朱茂炎等,地层学杂志2021年03期)。
      该成果有效地提升了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与品牌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学方面知识的进一步传播。
    24
    2022-11
  • 民盟南京古生物所支部科普进校园

      11月18日,由中国民主同盟江苏省委科普工作委员会主办,民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支部承办的民盟科普进校园公益讲座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开讲。民盟省委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南京古生物所支部主委殷宗军研究员给500多名南师附中的同学们带来一场精彩生动的科普讲座。
      讲座上,殷宗军从古生物学和生命演化的角度,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了一些科学问题,例如,人类在浩瀚的宇宙中是独一无二的吗?我们究竟从何而来?我们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最终的命运又将走向何方?这些问题既是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又代表了人类智慧的终极之问。在提问环节,同学们踊跃举手,殷宗军一一耐心解答,也勉励同学们在日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去探索未知的答案。
      本次科普讲座充分调动了同学们参与的兴趣和热情,提供了科学认识生命演化的机会,强化了保护生命多样性的意识,受到同学们的一致好评。此次活动也是在探索“双减”背景下科学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培育科学创新人才的有益尝试。
    22
    2022-11
  • 南京古生物所举办冬季师生篮球友谊赛
      为了充分调动师生们的运动积极性,加强沟通交流,增强身体素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在立冬当日举行了2022年冬季师生篮球友谊赛。此次比赛由南京古生物所工会主办,团委、篮球协会和研究生会承办。
      本次比赛共有20位教职工和学生参加,分为教师和学生两队。比赛共6节,每节10分钟。随着一声哨响,篮球比赛正式开始。发球、运球、传球、断球……师生们在赛场上全力以赴、积极拼抢。三分球、罚球、盖帽,队员们以帅气的控球、闪电般的传递、精准的抢断、犀利的突破、巧妙的配合,一次又一次地完成精彩进球。比分交替领先,水平势均力敌,场面精彩又焦灼。赛事之精彩令全场爆发出阵阵喝彩声和鼓掌声。球员们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感染着现场的每一位观众,呐喊助威声此起彼伏。
      此次比赛丰富了教职工和学生的文体生活,点燃了大家在冬季进行体育锻炼的热情;展现了南古人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进取精神;增进了师生情谊,增强了集体凝聚力。该赛事也助力师生们以更加积极饱满的状态面向工作和生活,取得更好的成绩。
    22
    2022-11
  • 民盟南京古生物所支部举办生物演化大讲堂系列活动
    11月12日,由中国民主同盟江苏省委科普工作委员会和民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支部联合主办,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承办的民盟生物演化大讲堂公益系列活动顺利举行。
      11月12日,由中国民主同盟江苏省委科普工作委员会和民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支部联合主办,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承办的民盟生物演化大讲堂公益系列活动顺利举行。活动由支部13位盟员全程开展科普授课和讲解,吸引了120多名中小学生及家长参加。民盟江苏省委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南京古生物所支部主委殷宗军研究员主持活动。
      在活动开场介绍中,殷宗军着重阐述了古生物在科普中的应用,介绍了本次科普活动的主要内容。随后,民盟南京古生物所支部盟员史恭乐研究员作了《植物打造宜居地球》主题科普讲座。他从最早的植物切入,逐渐延伸到植物登陆和现在的各种植物类群,生动有趣地讲述了一个荒芜的地球,如何在植物的打造下演化成今天这般生机勃勃且宜于居住。讲座期间,史恭乐不时与台下的小观众们互动,激发了大家的兴趣。在讲座最后的问答环节,史恭乐和殷宗军还热情地回答了小观众们提出的问题。
      报告结束后,支部盟员还带领大家参观了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用浅显生动的语言把复杂的生物演化脉络讲述给孩子们,让他们清晰地领略到生物演化的壮丽宏图。活动过程中还给孩子们观看了最新上映的科普电影《地球生命大冒险》。
      史恭乐作科普讲座
    18
    2022-11
  • “中国科学院科学节·2022”活动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启幕

      11月5日上午,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在宁各研究单位及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学院承办的“中国科学院科学节·2022”南京分院活动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开幕。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戎嘉余,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李千目,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分党组书记朱怀诚,南京古生物所所长詹仁斌,以及中国科学院在宁各单位科普工作分管领导出席本次活动。开幕仪式由南京古生物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建成主持。
      开幕仪式上,朱怀诚表示,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始终在科普工作中发挥国家队的作用。近年来,南京分院及系统各单位积极响应国家、中国科学院以及地方对科普工作的要求,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己任,向广大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开展科普教育工作,打造了一支专业的科普工作队伍,不断丰富了各类科普活动的形式与内容,积极探索了科普教育运作新模式。同时,他强调各相关单位要精心组织好本次活动,科研人员也应同心协力,积极参与,预祝本次活动圆满顺利举行。
      詹仁斌在代表承办单位致辞中表示,科学传播工作是南京古生物所的三大中心工作之一,全所上下积极投入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等科普教育工作中,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古生物博物馆和李四光先生办公旧址暨所史馆等平台的对外宣传作用,同时近年来在科普场馆建设与开放、科普活动组织、科普内容创作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
      开幕式最后,南京分院科技合作与成果转化处介绍了科学巡讲团大讲堂和科普巡游活动。4位南京分院科学巡讲团成员分别从天文、地质、湖泊、土壤四个领域作了精彩的科普讲座。巡讲团成员以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方式普及科学知识、解答科学疑问、分享科学前沿,吸引了社会公众的热情参与。
      下午,南京古生物博物馆讲解员热情地带领同学们一起体验了一场科学教育之旅。在实验技术中心走近大型实验精密仪器和体验有趣实验,在博物馆横穿跨越地球46亿年多样的演化历史,在南京古生物所所史馆和李四光先生办公旧址学习以李四光先生为代表的科学家精神。
      本次活动通过线上和线下方式结合并得到了各相关媒体的关注,线上在线观看总人次达62万。
    11
    2022-11
  • 李颖获得“ARP二十年创新实践奖”

      在中国科学院ARP项目实施二十周年之际,为表彰全院有关同志对ARP工作作出的突出贡献,中国科学院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日前授予50名同志“ARP二十年创新实践奖”,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李颖获该荣誉。
      中国科学院ARP项目2002年启动,经过二十年的持续建设和应用推进,ARP系统已成为我院科研管理与决策的重要信息化支撑平台,实现了信息化管理赋能,迈入了数字化新时代。
    11
    2022-11
  • 《古生物学报》41篇论文入选知网高影响力论文
    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主办的中国古生物学会官方期刊《古生物学报》有41篇论文入选其中,这不仅体现了期刊的办刊质量和成效,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期刊的国内学术影响力。
      近日,中国知网学术精要数据库发布了(2011年~2022年)高影响力论文结果(查询网址:https://xsjy.cnki.net/)。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主办的中国古生物学会官方期刊《古生物学报》有41篇论文入选其中,这不仅体现了期刊的办刊质量和成效,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期刊的国内学术影响力。
      其中,《燕辽生物群和燕山运动》(黄迪颖,古生物学报2015年04期)入选高被引论文(指同年同学科同文献类型被引频次排名前1%的论文),并与《定量古生物学软件PAST及其常用功能》(黄冰, David A T Harper, Oyvind Hammer,古生物学报2013年02期)一同入选高PCSI论文(指同年同学科同文献类型PCSI排名前1%的论文)。
      另外,据统计,《古生物学报》入选高被引排名前10%以上的论文共40篇,高下载排名前10%的论文共14篇。
    11
    20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