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 欢度国庆
      
    29
    2024-09
  • 南京古生物所召开2024年度战略研讨会
    9月27—28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在图书馆报告厅召开2024年度战略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特别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朱日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授郝芳,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沈树忠,吉林大学教授孙跃武等专家到会指导。南京古生物所领导班子成员、学术委员会成员、各部门相关负责人及科研人员代表等40余人参加此次研讨会。会议由南京古生物所所长王军主持。会议伊始,王军首先对各位专家的莅临指导表示感谢,并就研究所当前发展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会上,朱日祥和郝芳分别作了题为《多圈层作用驱动的油气形成与富集理论》《陆相页岩气和天然氢气相关基础科学问题》的报告。南京古生物所副所长、古生物学与油气地层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博,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殷宗军分别介绍了古生物所战略前沿方向和重点实验室情况。研讨会期间,与会人员围绕古生物所战略前沿方向进行了深入讨论,强调了在保持古生物学和地层学传统优势的基础上,积极调研探索新的突破点,特别是交叉学科,陆相、海相能源等方向的研究。同时,专家学者们对重点实验室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具有战略意义的意见和建议,强调人才队伍建设、科研设施配置、数据库搭建的重要性。会议还就争取国家重大任务进行了讨论,并且鼓励科研人员探索新的科研范式,主动抓住机遇迎难而上,推动科研工作的创新和发展。南京古生物所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副所长赵方臣表示,专家们的意见建议把脉精准,非常具有启发性和指导性,此次战略研讨会是南京古生物研究所在新时代背景下对于科学研究和国家战略需求的积极响应和深刻思考。最后,王军代表研究所再次向各位专家长期以来对研究所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未来研究所将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专家们的合作,增进交叉学科交流研究,共同探索古生物科学的奥秘,讲好生命演化的故事。同时,研究所也将继续聚焦战略前沿,加强基础研究,推动科技创新,探索与产业部门合作模式,积极抢占地质古生物领域科技制高点,为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做出更大贡献。
    30
    2024-09
  • 南京古生物所牵头研究的“植物庞贝城“入选第二批世界地质遗产地名录
    近日,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以下简称“国际地科联”)在韩国公布了全球第二批100个地质遗产地名录,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牵头研究的《植物庞贝城——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内蒙古)等中国三地成功入选。9月3日,“中国3家地质遗产地入选第二批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100个地质遗产地名录”新闻发布会在南京古生物所召开。发布会上,受国际地科联委托,国际地科联国际地质遗迹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张建平宣布中国入选遗产地名单并介绍遴选的背景情况。南京古生物所所长王军介绍了“植物庞贝城——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的相关情况。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有着大量重建的化石植物,是全球最精确(通过样方采样法)重建的成煤森林景观,为了解地史时期群落生态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窗口。截至目前的调查研究,“植物庞贝城”现已囊括了5项世界之最:最大面积的远古森林实践复原、最丰富的同期成煤植物群化石标本收藏、最古老的苏铁植物、最丰富的瓢叶目植物群落、最多的化石植物整体重建,“植物庞贝城”的发现和研究为古生物演化生命树增添了最多的新物种。当天,自贡恐龙博物馆馆长曾小芸、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副总工程师陈伟海分别介绍了各自地质遗产地的情况。来自国际地科联地质遗迹委员会的专家、地质科学领域的院士及学者、各遗产地代表等参加发布会,并对地质遗产地的保护和利用开展了深入的研讨。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成立于1961年,是世界上最大、最权威的地球科学团体,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合作伙伴,在国际社会拥有巨大的影响力,目前入会的国家和地区121个,代表着全球约100多万名地质科学家。2021年初,国际地科联公布全球第一批100个地质遗产地名录,浙江长兴“金钉子”地质剖面、云南澄江寒武纪化石产地和化石库等7个中国地质遗迹成功入选。
    04
    2024-09
  • 中国科学院传达2024年夏季党组扩大会议精神
    近日,中国科学院召开2024年夏季党组扩大会议精神传达会。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代表院党组作传达讲话,并就全院贯彻落实工作作出部署。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吴朝晖主持会议。院领导班子成员、部分院老领导出席会议。侯建国指出,2024年夏季党组扩大会议是在全院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加快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深入研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事关全院改革发展全局和长远的重大问题,积极谋划与抢占科技制高点相适应的改革创新发展举措,研究部署今年下半年重点工作,对指导和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科研院所改革、加快抢占科技制高点具有重要意义。侯建国强调,全院上下要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紧紧围绕抢占科技制高点核心任务,深入分析内外部形势要求,准确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科研院所改革的历史方位。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聚焦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使命定位,聚焦发挥体系化建制化优势,聚焦现代科研院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和深层次问题,着力强化科研院所管理权责和科研人员主体地位,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为加快抢占科技制高点提供动力源泉和制度保障。侯建国强调,要加强对进一步全面深化科研院所改革的整体谋划、系统布局,正确处理好“上”和“下”、“点”和“面”、“放”和“管”、“破”和“立”四方面关系,统筹推进重点领域深层次、系统性改革。要深化科技布局和科研组织管理改革,优化重大科技任务选题机制,持续开展建制化科研组织模式改革探索,构建完善体系化建制化重大任务攻关体系。要深化科研人员激励保障机制改革,建立健全与抢占科技制高点要求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构建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人才分类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增强广大科研人员攻坚克难的内生动力。要深化科研院所管理机制改革,加快构建适应抢占科技制高点任务要求、符合现代院所运行规律的基本制度体系,持续加强纪律建设,推动科研院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持续加强政治机关建设和模范机关创建工作,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充分发挥好领导干部“关键少数”作用,为进一步全面深化科研院所改革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要对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大会的新部署新要求,抓紧谋划贯彻落实的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同时按照年初院工作会议确定的年度重点工作安排,抓紧推进,确保按计划、高质量全面完成各项重点任务。侯建国要求,全院上下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紧紧围绕抢占科技制高点核心任务,只争朝夕、锐意进取,鼓足干劲、攻坚克难,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再立新功。吴朝晖对院属各单位、院机关各部门抓好夏季党组扩大会议精神的传达学习与贯彻落实工作提出要求。他强调,要多措并举抓宣贯,结合实际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交流活动,提高学习宣贯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要锐意进取抓改革,按照院党组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科研院所改革的总体思路和部署要求,以及即将出台的改革方案,认真研究、主动谋划贯彻落实的具体举措。要见行见效抓落实,树牢“抢的意识”“高的标准”,认真对照年初确定的各项重点工作安排,主动提速校偏,不折不扣抓好各项工作部署的落实落地,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保质保量完成。传达会以现场会和视频会相结合的形式召开,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科学院纪检监察组、中国科学院机关、院属单位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和科研骨干代表参加会议。
    24
    2024-08
  • 中国科学院举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
    8月22日,中国科学院举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作宣讲报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吴朝晖主持报告会。院领导班子成员、部分院老领导出席会议。报告会上,侯建国从深刻认识全会的重大意义,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准确理解《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全力以赴抓好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等方面,对全会精神作了全面系统的阐释和宣讲。侯建国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进行了总动员、总部署。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是党的历史上又一重要纲领性文献。全会取得的重要成果、作出的重大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的坚强决心,对于动员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锐意进取,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侯建国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重大问题,是全会精神的“纲”。要深刻认识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深刻认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体领会、全面把握“六个必然要求”和“四个迫切需要”。要深刻认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和推进改革中需要把握的重大问题,坚决贯彻“六个坚持”重要原则。要全面准确理解《决定》提出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吃透改革要求,做好实施方案,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改革任务的落实,务求取得实效。侯建国强调,全院广大干部职工要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系列重要论述和对中国科学院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密结合起来,自觉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紧紧围绕抢占科技制高点核心任务,以更加强烈的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从科技强国建设和科技体制改革的全局来系统谋划和推进中国科学院改革创新发展各项工作,努力在建设科技强国伟大征程中走在前、作表率,在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吴朝晖在主持会议时强调,院属各单位、院机关各部门要把深入学习宣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宣贯活动,提高学习宣贯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院党组工作要求上来。要主动谋划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具体改革举措,大胆探索适应现代科研院所治理要求的组织架构、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让全会精神在中国科学院落实落地,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果切实转化为科技创新的良好成效。报告会以现场会和视频会相结合的形式召开,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科学院纪检监察组、中国科学院机关处级以上领导干部,院属单位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和科研骨干代表,全院党的二十大代表、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主要负责人,院机关离退休党支部书记等参加会议。
    24
    2024-08
  • 【中国科学院院刊】复兴路上的科学家精神——新时代·新青年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李四光青藏高原地层古生物科考突击队
    不畏艰险  勇攀高峰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李四光青藏高原地层古生物科考突击队(以下简称“突击队”)现有成员23人,其中党员人数16人。突击队秉承李四光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科学家精神,数次前往高海拔的藏北羌塘无人区进行科考。突击队员们无数次挑战个人生理极限,在风雪中扎营、在低温中踏勘,成功获取大量第一手地层古生物资料,对探索重要科学难题、开展羌塘地区油气和矿产资源勘探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为实现“双碳”目标及人类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极端气候提供了地质历史借鉴。李四光(1889—1971年)是中国地质事业的主要领导者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科技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元勋;创立地质力学和陆相生油理论,为中国甩掉“贫油”帽子和“两弹”研发作出了重大贡献。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地质矿产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研究所首任所长等重要职务。李四光突击队在藏北无人区的工作剖面平均在海拔5000米以上,队员们克服无人区工作条件恶劣和高原反应严重等重重困难,采集了数以吨计的岩石和古生物化石样品,获得大量基础地质和古生物资料。突击队提出“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的口号,牢记使命,勇担“国家队”职责,践行科学家精神。做好科普工作,也是突击队的重要职责。科考途中,突击队员还走进偏远藏区学校,为中学生们带去精彩的科普课程,并获得广泛赞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突击队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方面取得了许多原创性、创新性的重要突破,为三江特提斯复合成矿系统提供理论基础,为羌塘盆地油气资源勘探提供重要支撑,为“双碳”计划实施和人类如何应对可能的极端气候提供借鉴。1年多以来,突击队紧紧围绕青藏高原生命演化等重大前沿科学问题,探索青藏高原地层格架、古地理演变和古环境变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文章,突击队员以第一作者或者通信作者身份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英文科技期刊发表论文86篇,其中自然指数期刊论文14篇,相关成果获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24
    2024-07
  • 南大与南京古生物所联合团队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公布,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沈树忠领衔,南京大学教授樊隽轩、张飞飞,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张华、张以春等联合完成的“泛大陆关键转折期生物与环境演化”项目,获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大约2.6亿年前地球各陆块汇聚形成了贯通南北的联合古陆,称为泛大陆。伴随泛大陆的形成和随后的裂解,地球内、外圈层发生剧烈的物质能量交换,岩浆活动和火山喷发空前激烈,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导致地球生命与环境演化发生多次重大事件。精确研究该关键转折期生物和环境重大灾变事件发生的过程及其原因,对深入理解地球系统演变和科学评估与应对当今全球变化造成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项目组依托特提斯区域丰富的地层和化石材料,通过地层学、古生物学、地球化学、地质年代学、大数据等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取得三方面突出进展:一是建立了晚古生代高分辨率地层框架,为卡定泛大陆关键转折期生物和环境演变和重大事件发生的过程提供了高精度的时间标尺,其中二叠纪时间框架被纳入《国际年代地层表》;二是通过大数据、自主开发人工智能算法等,重建了全球第一条高分辨率的3亿多年海洋生物多样性演化曲线,精细刻画了晚古生代生物多样性的演变过程;三是发现重大事件发生期间有明显的碳循环波动、快速升温、海洋缺氧、酸化等一系列地球化学指标的异常,从而揭示与泛大陆聚合和裂解相关的大规模岩浆和火山活动是造成当时全球气候剧变、海陆环境恶化和生物剧变的原因。项目成果分别发表在《科学》(Science)、《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地质学》(Geology)、《中国科学.地球科学》等国际国内知名刊物上。其中两项成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科技进展新闻”等,部分成果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遴选为“中国科学家具有影响力的部分工作”,相关内容被编入美国大学生物学教材。项目组成员还获得国际地层委员会个人金奖(ICS Medal),欧洲地球化学协会豪特曼斯奖、何梁何利奖、全国创新争先奖、李四光地质科技奖、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优秀青年以及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等荣誉。
    27
    2024-06
  • 【新闻联播】凝聚创新合力 为建成科技强国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引发热烈反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为做好新时代科技工作指明前进方向。与会代表表示,新征程上,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进一步增强做好科技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为建成科技强国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建设科技强国是全党全国的共同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入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有力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我国基础前沿研究实现新突破,战略高技术领域迎来新跨越,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科技体制改革打开新局面,国际开放合作取得新进展,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深刻重塑全球秩序和发展格局。我国科技事业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提高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鼓励自由探索,筑牢科技创新根基和底座。以深化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一定自觉把学术追求融入建设科技强国的伟大事业,锐意进取、追求卓越,创造出无愧时代、不负人民的新业绩!
    26
    202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