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调研南京古生物所
    1月10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华东地质科技创新中心)主任、党委书记毛晓长带队一行13人到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开展合作交流,并参加座谈会。南京古生物所所长王军主持合作交流座谈会。王军对毛晓长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双方就地质文化建设与科学传播、科技创新与项目合作、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平台资源共享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双方一致表示将继续密切深入合作,共享资源,互补优势,全力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座谈会上,双方交流气氛热烈。毛晓长表示,南京地调中心处于高效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再创地质调查事业辉煌新征程,中心希望与南京古生物所加强地质科技、人才、文化、项目等方面的协同创新,不断提升双方解决重大地球科学问题的原始创新能力。王军表示,南京古生物所与南京地调中心有着坚实的合作基础和巨大的合作潜力。南京古生物所目前正扎实推动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进一步加强与能源、资源行业部门和地质调查单位深度合作,希望双方单位的深入合作,能够共同为服务国民经济建设和重要生产任务做出重要贡献。双方领导班子成员、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合作交流活动。交流期间,南京地调中心一行还参观了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南京古生物所所史馆暨李四光先生办公旧址。
    13
    2025-01
  • 南京古生物所举行2025年离退休职工新春座谈会
    1月6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在行政楼一楼会议室召开2025 年离退休职工新春座谈会。离退休党支部书记,退休所领导、科研、支撑以及管理人员代表等十多名老同志齐聚一堂,共迎新春,谋划发展。南京古生物所党群工作处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会议。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吕俊杰向大家传达了中国科学院党组冬季扩大会议情况,通报了2024年研究所主要工作和巡视整改工作进展。在交流环节气氛热烈,老同志们踊跃发言,他们对研究所发展情况倍感欣慰,同时围绕学科发展方向、人才培养、创新文化建设、规章制度、班子建设以及离退休工作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吕俊杰也对大家关心的部分问题进行了现场回应。吕俊杰向离退休同志致以新春祝福,与大家共同学习了“全国离退休干部‘双先’表彰大会及全国老干部局长会议”精神。他指出,广大离退休同志是研究所发展的重要基石和宝贵财富,是推进研究所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研究所发展历史进程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吕俊杰代表所党委和行政班子特别对老同志响应巡视整改要求、促进研究所良性发展,积极腾退办公用房表示诚挚的感谢。吕俊杰在最后总结中强调,班子将认真研究大家提出的建议意见,进一步做好离退休干部的服务工作,为老有所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提供保障。会上还就即将召开的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征求了意见建议。<!--!doctype-->
    13
    2025-01
  • 《地层学杂志》获“学术影响力进步期刊(2024)”等荣誉
    近日,由全国地层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主办的《地层学杂志》入选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公布的“学术影响力进步期刊(2024)”,以及由中国知网和清华大学图书馆联合发布的“2024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力进步期刊(2024)”是从所有纳入范围的7039种来源期刊中分学科进行统计,评选标准为期刊2023年学科排名相较于该刊2022年的学科排名有明显进步的期刊,今年共有1116种期刊入选。自2019年以来,《地层学杂志》的学术影响力逐年稳步攀升,相比2022年,同比提升幅度达52.7%。《地层学杂志》获此荣誉标志着《地层学杂志》的期刊学术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2024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的统计源期刊共计26555种,涵盖WoS、Scopus、EI、Medline 4个重要国际索引数据库中大部分期刊,通过统计7138种中国学术期刊的国际被引情况,遴选出330种“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和330种“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简称TOP期刊)。此次《地层学杂志》从全国7000多种学术期刊中脱颖而出,第8次入选“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客观反映期刊在国际学术研究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近年来,《地层学杂志》在主编朱茂炎研究员的带领下,在编委会和编辑部积极进取中,通过创建特色栏目、拓展优质稿源、策划重点选题等一系列举措,全面提升论文学术水平和编校质量。下一步,编辑部将坚持学术导向、服务生产建设、促进国际交流的办刊理念,聚焦学术前沿,做好学术传播,再创新成绩。
    08
    2025-01
  • 南京古生物所举办2025年研究生元旦联欢会
    祥龙辞旧岁,瑞蛇贺新春。12月29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举办“灵蛇聚古,筑梦而舞”2025年元旦联欢会。南京古生物所所长王军、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导师代表和研究生共80余人参加。联欢会伊始,王军致贺词。王军表示,元旦联欢会作为研究生品牌文化建设项目,聚焦研究生生活,彰显研究生风采,增强研究生凝聚力,希望以此为契机,深入推进中国科学院科教融合,不断提升研究所人才培养质量。2024硕果累累,2025春潮涌动,祝愿所有师生新春快乐,预祝元旦联欢会圆满成功。联欢会上,一曲悠扬灵动的《上春山》,让观众们沉浸在中华历史文化中;集体舞《相亲相爱》用欢快的旋律跳出了国泰民安的幸福感;《配音串烧》、《科研那些事儿》、《让我们好好说中文》和《化石》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演绎科研道路上的酸甜苦辣,展现当今社会下的种种语言现状对研究生的影响,极具南古特色;影子剧《青春的四重奏》让观众开怀大笑;《平凡之路》和《梦中的绿洲》舒缓悠扬。最后,全体合唱《我和我的祖国》,为元旦晚会画上圆满句号。在游戏环节,师生们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非凡,抽奖活动更是惊喜连连,欢声笑语不断。回顾2024,我们披荆斩棘,勇往直前;走进2025,我们心怀热枕,奋勇向前。让我们带着这份喜悦和期待,共同迈向新的一年,开启新的征程。
    07
    2025-01
  • 南京古生物所开展迎新年健步走活动
    为迎接2025新年的到来,推动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深入开展,不断增强职工身体素质,展现“南古人”良好风貌。 12 月 31 日,南京古生物所在玄武湖畔举办“迎新年健步走活动”。全所职工、学生踊跃参与。冬日玄武湖,虽“岁暮阴阳催短景”,却也别有韵味。大家步伐矫健,在运动中感悟“动则不衰,用则不退”之理,一路交流科研进展与生活趣事,气氛热烈。大家纷纷表示,新岁既临,当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之姿,迈着更为坚定且豪迈的步伐,自信昂扬地迈向 2025 年,续写南京古生物所创新发展的壮美篇章。<!--!doctype-->
    31
    2024-12
  • 《3亿年前的原始森林——“植物庞贝城”》入选2024年中国科学院优秀科普微视频
    近日,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公布2024年度中国科学院优秀科普微视频名单,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选送的《3亿年前的原始森林——“植物庞贝城”》科普微视频入选。 本次优秀科普微视频征集工作由院学部工作局在全院范围内组织开展,共收到二十一部科普微视频。经专家评审,院里公布包括《3亿年前的原始森林——“植物庞贝城”》在内十部优秀科普微视频。“植物庞贝城”是指保存于内蒙古乌海市乌达煤田6、7号煤层间的火山凝灰岩层中2.98亿年前的成煤沼泽森林群落,由南京古生物所现任所长、研究员王军发现并命名。经科研团队20多年来的研究发现,“植物庞贝城”现已囊括了5项世界之最:最大面积的远古森林实践复原、最丰富的同期成煤植物群化石标本收藏、最古老的苏铁植物、最丰富的瓢叶目植物群落、最多的化石植物整体重建。2024年8月,“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植物庞贝城”成功入选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第二批100个国际地科联地质遗产地”。
    31
    2024-12
  • 南京古生物所召开党务干部培训会议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党务干部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12月26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在行政楼一楼会议室举办党务干部培训会。南京古生物所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副所长赵方臣,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吕俊杰,各基层党支部书记、副书记、支委等20余名党务干部参加培训。赵方臣主持会议并作专题培训。赵方臣作题为《提高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 全面加强新时代党建工作》的专题培训,从加强学习、明确要求,分析情况、查找不足,理清思路、采取措施三个角度,涵盖党的六大建设、支部工作实操指导以及存在问题等多个方面,结合反面典型案例剖析,深入解读新时代党务工作的要求和重点,强化警示警醒,以期将党务干部培养成为政治上的明白人、党建工作的内行人、干部职工的贴心人,为抢占地质古生物领域科技制高点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吕俊杰从廉洁教育角度出发,与大家交流党务工作的作风要求与思路举措。他强调,党务干部要走在前、做表率,对自身要求严于普通党员和普通职工;要知戒惧、存敬畏、守纪律,保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要守规矩、强作风,强化支部工作条例的学习,明确职责任务,充分发挥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讨论环节,与会人员针对培训内容与自身工作经验进行交流。大家一致认为,党务干部要切实肩负起教育党员、管理党员和监督党员的责任,大力弘扬新风正气,倡导用心善良、处事大度的为人准则;作为科研机构的科研工作者,始终要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主动迎难而上,积极攻坚克难,真正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此次会议是党支部换届后举办的第一次党务会议,对进一步提高党务干部履职能力、强化纪律认识,更好地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会上,赵方臣还对近期巡视整改工作进展进行了通报,就即将召开的民主生活会征集了意见建议。<!--!doctype-->
    31
    2024-12
  • 浙江省长兴县科学技术协会调研南京古生物所
    12月26日上午,浙江省长兴县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主席陈剑锋等一行4人走访调研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古生物所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副所长赵方臣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赵方臣首先对陈剑锋一行的来访表示欢迎,并对长兴县科协对研究所“金钉子”相关工作一直以来的关心与支持表示感谢。他强调,“金钉子”的建立是南京古生物所数十年科研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期待通过双方的深度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增强“金钉子”在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方面的影响力,充分挖掘其在地质学领域的重大价值。在调研期间,双方就高层次人才服务及“金钉子”地球科学馆的建设等进行了探讨和交流。此外,陈剑锋一行还参观了南京古生物博物馆。
    31
    2024-12
  • 《古生物学报》被评为“2024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12月24日,中国知网与清华大学图书馆联合发布的《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2024版)上,公布了“2024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由中国古生物学会、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主办的《古生物学报》被评为“2024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这是自2015年以来,《古生物学报》再次获得此荣誉,标志着《古生物学报》国际影响力迈上了新的台阶。自2011年起,中国知网和清华大学图书馆已连续13年联合研制并发布《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该报告通过统计国际期刊对中国期刊的引用情况,客观反映了我国学术期刊在国际学术研究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2024年的报告统计了涵盖WoS、Scopus、EI、Medline四大国际索引数据库2万多种期刊,并将中国学术期刊分为科技英文、科技中文、社科英文、社科中文四组,分别计算国际引证传播指数(ICCI),并据此遴选出330种“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和330种“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简称TOP期刊)。这些TOP期刊品牌已经得到了期刊界和科研管理部门的广泛认可,为中国期刊走向国际舞台、树立国际学术品牌和文化自信发挥了积极作用。《古生物学报》在2012—2015年以及2016—2020年间,分别获得“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和“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称号。这次成功入选“2024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中文)”,是继2024年初被全球最大的科学数据库Scopus成功收录后,《古生物学报》在本年度取得的又一项重要进展,标志着学报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的的不断提升。点击以下链接查看《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2024版)完整榜单:https://eval.cnki.net/News/ItemDetail?ID=74d31d04dcef4e57afc43f9f40fb61c5
    30
    2024-12
  • 2024年早古生代学术年会在南京举办
    12月13日至15日,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古生物学与油气地层应用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的“2024年早古生代学术年会”在南京溧水顺利召开。本次会议以“早古生代地球宜居性演变、驱动机制及资源效应——挑战与机遇”为主题,深入探讨早古生代地球环境与生物的共演化关系。会议开幕式由南京古生物所研究员吴荣昌主持。南京古生物所副所长王博致开幕词,他回顾了早古生代团队在过去几十年间取得的丰硕研究成果,并强调这些成果在国际奥陶系-志留系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同时指出,当前研究所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聚焦战略前沿,努力抢占地质古生物领域科技制高点,希望未来的早古生代团队围绕前沿科学问题以及国家重大需求,提前做好谋划,抓住机遇,推动地层古生物学发展,为国民经济做出更大贡献。本次会议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戎嘉余、南京古生物所研究员张元动、詹仁斌和王怿作特邀报告,深入探讨国际奥陶系、志留系研究、华南板块边界等前沿科学问题。本次年会内容丰富,包括4个大会特邀报告、8个主题报告以及一系列学术报告。这些报告介绍了各研究领域的最新科研进展,报告内容涉及早古生代寒武纪至志留纪时期的生物宏演化、高精度综合地层研究、沉积环境、定量古地理、陆地生态系统起源以及地质年代学等诸多学科。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上述研究内容,对关键科学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广泛交流与讨论。此外,本次会议还特别关注学生报告,为年轻学者提供了展示研究成果的平台,促进了学术后备力量的成长。“2024年早古生代学术年会”的成功举办,为下古生界研究领域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进一步凝练了下古生界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为重塑研究队伍,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和资源效应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机遇。<!--!doctype-->
    30
    20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