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科技报】推动古生物学迈向新时代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31届学术年会在宁召开
11月25日,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31届学术年会在南京溧水开幕。中国科学院院士戎嘉余、谢树成、张水昌、徐星,国际地层委员会、亚洲古生物协会、江苏省科协等机构的相关负责人,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博物馆180余个单位90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本报讯(通讯员陈孝正刘芸记者陶韬)11月25日,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31届学术年会在南京溧水开幕。中国科学院院士戎嘉余、谢树成、张水昌、徐星,国际地层委员会、亚洲古生物协会、江苏省科协等机构的相关负责人,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博物馆180余个单位90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大会向戎嘉余颁发了中国古生物学会终身成就荣誉,这是第九位获此殊荣的古生物学家。王永栋、王元青、张志飞等3位学者获第九届“尹赞勋地层古生物学奖”,庞科、沈俊、邢松、高太平、田宁等5位学者获“第六届青年古生物学奖”。本次大会围绕“融合国家重大需求与世界科技前沿:古生物学迈向新时代”主题开展系列学术交流,共设8个特邀学术报告、30个专题论坛、40余个分会场、417个口头学术报告等,旨在进一步推动中国地质古生物学研究、学术交流、科普教育、人才培养以及古生物化石保护工作,促进中国古生物学事业健康发展。会议还与亚洲古生物协会联合举办亚洲古生物青年论坛以及联合野外考察,吸引了来自日本、韩国、蒙古、泰国、巴基斯坦、黎巴嫩、印度、伊朗以及英国、俄罗斯等10国的20多位古生物学专家学者与会,以进一步推动中国古生物学研究与交流的国际化进程。
2023-12-01
-
【扬子晚报】“古生物+”千余选手角逐“我身边的化石”科普创作大赛
扬子晚报网11月28日讯(通讯员 盛捷 记者 于丹丹)11月27日,第三届“我身边的化石”科普创作大赛颁奖仪式在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31届学术年会闭幕式上举行,本次大赛有千余选手参赛,最终,52件作品在决赛中脱颖而出。 扬子晚报网11月28日讯(通讯员 盛捷 记者 于丹丹)11月27日,第三届“我身边的化石”科普创作大赛颁奖仪式在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31届学术年会闭幕式上举行,本次大赛有千余选手参赛,最终,52件作品在决赛中脱颖而出。 第三届“我身边的化石”科普创作大赛于2023年7月正式启动。大赛由中国古生物学会主办,中国古生物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与化石网共同承办,北京学而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赞助。分赛区涵盖全国16家博物馆以及科普机构。 大赛围绕“我身边的化石”这一主题,面向全国征集科普创作作品,形式包括视频类、文学类、美术类、摄影类,共收到投稿千余件,经过层层筛选,203件作品入围全国总决赛。 为了保证本次大赛的公平、公正、科学与专业,大赛分别邀请科学传播专家,美术界、出版界、传媒界的专家,以及赞助方代表作为评委,对每一件作品从艺术性、科学性、创意性进行综合评审。最终,评委选出获奖作品52件,其中,《史前巨兽-一块化石的新发现》《古脊椎动物(蜥脚亚目恐龙)骨骼化石》等两件作品获得特等奖,《探秘化石之旅》《千年串珠的前世今生》《我对恐龙化石的热爱》《参观博物馆》《恐龙侦探》等作品获得一等奖。当天现场,由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宋海军和王旭日为获奖者颁奖。 获奖选手颁奖现场 本次大赛特别为分赛区设置了优秀组织奖。其中,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重庆自然博物馆、辽宁古生物博物馆、中国古动物馆、浙江自然博物院、大连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南京古生物博物馆、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山西地质博物馆、北京学而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化石网获此殊荣。 优秀组织奖颁奖现场 作品欣赏: 青少年组视频作品《史前巨兽-一块化石的新发现》赵彻(11岁) 青少年组美术作品《我对恐龙化石的热爱》赖皓轩(10岁) 成年组摄影作品《古脊椎动物(蜥脚亚目恐龙)骨骼化石》 茅骥遥 成年组美术作品《参观博物馆》 闫锐 成年组美术作品《恐龙侦探》 高悦 校对 李海慧
2023-12-01
-
【现代快报】海内外古生物学家齐聚南京,共探“远古之谜”
11月25日,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31届学术年会在南京溧水开幕。会上颁发了中国古生物学会终身成就荣誉、“尹赞勋地层古生物学奖”和“第六届青年古生物学奖”。 鎮ㄤ娇鐢ㄧ殑娴忚鍣ㄤ笉鏀寔鎴栨病鏈夊惎鐢 avascript, 璇峰惎鐢 avascript鍚庡啀璁块棶! [video:海内外古生物学家齐聚南京,共探“远古之谜”]11月25日,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31届学术年会在南京溧水开幕。会上颁发了中国古生物学会终身成就荣誉、“尹赞勋地层古生物学奖”和“第六届青年古生物学奖”。中国古生物学迈向新时代本次会议由中国古生物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承办,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西北大学等9家单位协办,并得到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直接指导和亚洲古生物协会的大力支持。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博物馆,化石保护、科普基地、地质公园、出版等行业以及地质、石油、煤炭等系统的180余个单位900余位代表参加。南京是中国古生物学会的源头据点。1947年,中国古生物学会“复活”大会在南京召开。自1948年中国古生物学会在南京召开第一届学术年会以来,已经历75个春秋。今天,古生物学者们再次来到这里,叙旧话新,交流互鉴,进一步推动中国古生物学向前发展。本次大会围绕“融合国家重大需求与世界科技前沿:古生物学迈向新时代”主题开展系列学术交流,大会共收到论文摘要558篇,安排8个大会特邀学术报告,设立30个专题论坛,安排40余个分会场,417个口头学术报告,76个主题报告,79个展板报告,旨在进一步推动我国地质古生物学研究、学术交流、科普教育、人才培养以及古生物化石保护工作,促进我国古生物学事业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本次会议除了中国古生物学者参加,还与亚洲古生物协会联合举办“亚洲古生物青年论坛”以及联合野外考察,吸引了来自日本、韩国、蒙古、泰国、巴基斯坦、黎巴嫩、印度、伊朗以及英国、俄罗斯等10国的20多位古生物学专家学者与会,推动中国古生物学研究与交流的国际化进程。 向戎嘉余院士颁发中国古生物学会终身成就荣誉戎嘉余院士获颁终身成就荣誉古生物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曾经只是为了满足人们对自然界的好奇心而建立,却因服务地质资源勘探开发而繁荣发展,因研究生命起源演化而走向世界科技前沿。在本次大会的开幕式上,还向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戎嘉余颁发了中国古生物学会终身成就荣誉。中国古生物学会秘书长张元动介绍,中国古生物学会终身成就荣誉是经过中国古生物学会功能性党委、理事会研究表决通过,颁发给超过80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戎嘉余院士是第九位获此殊荣的古生物学家。此外,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永栋、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王元青、西北大学教授张志飞等三位学者获颁第九届“尹赞勋地层古生物学奖”;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庞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员沈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邢松、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高太平、沈阳师范大学教授田宁等五位学者获颁“第六届青年古生物学奖”。据了解,“尹赞勋地层古生物学奖”是由中国古生物学会为纪念表彰尹赞勋教授在地层学和古生物学方面的卓越成就,并以此对地层古生物学工作者表示鼓励而设立的最高奖项,每四年颁奖一次。“青年古生物学奖”则是青年学术团体的风向标。本次会议将选举产生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三届理事会和第二届监事会,并颁发研究生优秀学术报告奖、2022年度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十大进展、第三届“我身边的化石”科普创作大赛奖项等。会后,还将组织专家学者前往江苏徐淮地区、安徽巢湖-潜山、云南澄江-曲靖-禄丰等地的3条地层古生物野外地质考察路线。现代快报+记者 储希豪(校对 胡涛)
2023-12-01
-
【南京新闻】中国古生物学界多个重要奖项在宁颁布
11月25日,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31届学术年会在宁召开,中国古生物学界多个重要奖项同期颁布。11月25日,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31届学术年会在宁召开,中国古生物学界多个重要奖项同期颁布。 鎮ㄤ娇鐢ㄧ殑娴忚鍣ㄤ笉鏀寔鎴栨病鏈夊惎鐢 avascript, 璇峰惎鐢 avascript鍚庡啀璁块棶! [video:中国古生物学界多个重要奖项在宁颁布-南京广播电视台]
2023-12-01
-
【荔枝网】2022年度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十大进展发布
在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31届学术年会上,中国古生物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发布了“2022年度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十大进展”评选结果。国内十余家科研院所、博物馆、高校、文创企业领衔完成的一批极具社会影响力的地质古生物科普成果入选。 昨天(11月27日),在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31届学术年会上,中国古生物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发布了“2022年度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十大进展”评选结果。国内十余家科研院所、博物馆、高校、文创企业领衔完成的一批极具社会影响力的地质古生物科普成果入选。 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十大进展的评选由中国古生物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办,每年评选一次,目的是为了促进全国古生物科普工作,大力宣传古生物科普知识,提升地质古生物科学传播的社会影响力,充分反映古生物科普教育基地在一年内所取得的重要工作进展。本年度评选工作由委员或者单位推荐优秀成果、中国古生物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全体委员投票,最终评选出“2022年度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十大进展”入选结果。 2022年度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十大进展分别为: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科学与艺术融合博物馆论坛暨‘从龙到鸟’国风科学绘画展”、山东博物馆“山东龙——穿越白垩纪”展览、深圳博物馆与浙江自然博物院的“向海之旅——重返海洋的爬行动物”专题展览、大连自然博物馆《史前古兽-新生代古生物展》、重庆自然博物馆“自然科学小侦探”--古生物科普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探究,天目地学博物空间与化石网的湖南矿博会“探秘地球”科普之旅系列活动、上海代那索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给少年讲演化》全媒体科普创作及传播运营、自贡恐龙博物馆“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发现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和北京微创博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海峡两岸和平小天使交流活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学之夜”博物馆夜场活动。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黄蒙 编辑/汪泽)
2023-12-01
-
【中新网】海内外古生物学专家学者齐聚南京 共探“远古之谜”
中新网南京11月25日电 (记者 杨颜慈)11月25日,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31届学术年会在南京溧水开幕。海内外古生物学领域的专家学者相聚,共商科研发展,并开展野外考察共探“远古之谜”。 中新网南京11月25日电 (记者 杨颜慈)11月25日,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31届学术年会在南京溧水开幕。海内外古生物学领域的专家学者相聚,共商科研发展,并开展野外考察共探“远古之谜”。 本次会议由中国古生物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承办,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协办,并得到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直接指导和亚洲古生物协会的大力支持。 本次会议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博物馆、化石保护、科普基地、地质公园、出版等行业以及地质、石油、煤炭等系统的180余个单位90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 此外,会议还与亚洲古生物协会联合举办“亚洲古生物青年论坛”以及联合野外考察,吸引了来自日本、韩国、印度、伊朗以及英国等10国的20多位古生物学专家学者与会,以进一步推动中国古生物学研究与交流的国际化进程。 自1948年中国古生物学会在南京召开第一届学术年会以来,已经历75个春秋。当天,古生物学者们再次来到这里,叙旧话新,交流互鉴,进一步推动中国古生物学向前发展。 在本次大会的开幕式上,还向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戎嘉余院士颁发了中国古生物学会终身成就荣誉,这是第九位获此殊荣的古生物学家。此外,王永栋、王元青、张志飞等三位学者获颁第九届“尹赞勋地层古生物学奖”,庞科、沈俊、邢松、高太平、田宁等五位学者获颁“第六届青年古生物学奖”。 记者从会上获悉,本次大会将围绕“融合(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与世界科技前沿:古生物学迈向新时代”主题开展系列学术交流。会后,将组织与会成员前往江苏徐淮地区、安徽巢湖-潜山、云南澄江-曲靖-禄丰等地的3条地层古生物野外地质路线考察。(完)
2023-12-01
-
【扬子晚报】戎嘉余院士获中国古生物学会终身成就荣誉
11月25日,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31届学术年会在南京溧水开幕。 本次会议举办旨在进一步推动我国地质古生物学研究、学术交流、科普教育、人才培养以及古生物化石保护工作,促进我国古生物学事业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在本次大会的开幕式上,戎嘉余院士荣获中国古生物学会终身成就荣誉,这是第九位获此殊荣的古生物学家。 11月25日,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31届学术年会在南京溧水开幕。 本次会议举办旨在进一步推动我国地质古生物学研究、学术交流、科普教育、人才培养以及古生物化石保护工作,促进我国古生物学事业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在本次大会的开幕式上,戎嘉余院士荣获中国古生物学会终身成就荣誉,这是第九位获此殊荣的古生物学家。 本次会议由中国古生物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承办,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西北大学、云南大学、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古生物学会、安徽省古生物与地质遗迹学会、安徽省地质博物馆、浙江省常山县人民政府等协办,并得到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直接指导和亚洲古生物协会的大力支持。 本次大会将围绕“融合国家重大需求与世界科技前沿:古生物学迈向新时代”主题开展系列学术交流,大会共收到论文摘要558篇,安排8个大会特邀学术报告,设立30个专题论坛,安排40余个分会场,417个口头学术报告,76个主题报告,79个展板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戎嘉余、谢树成、张水昌、徐星,国际地层委员会、亚洲古生物协会、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等机构的领导,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博物馆、化石保护、科普基地、地质公园、出版等行业以及地质、石油、煤炭等系统的180余个单位90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此外,会议还与亚洲古生物协会联合举办“亚洲古生物青年论坛”以及联合野外考察,吸引了来自日本、韩国、蒙古、泰国、巴基斯坦、黎巴嫩、印度、伊朗以及英国、俄罗斯等10国的20多位古生物学专家学者与会,以进一步推动中国古生物学研究与交流的国际化进程。 古生物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曾经只是为满足人们对自然界的好奇心而建立,却因服务地质资源勘探开发而繁荣发展,因研究生命起源演化而走向世界科技前沿。以李四光先生为代表的中国古生物学者,秉承科学报国、严谨创新、勇攀高峰的精神,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地质调查,建立了古生物学各门类研究,完成了中国各纪地层的划分和对比,解决了化石能源和其它矿产资源生产实践中的系列关键科学难题;在生命起源与早期演化、生物辐射-灭绝与复苏、陆地生态系统起源与发展、“从鱼到人” 探源研究、全球地层“金钉子”等前沿领域做出了系列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创新成果,有力推动中国古生物学研究走上了世界学术舞台,为我国科技界赢得了一系列国际荣誉。 在这期间,中国古生物学会作为团结全国古生物工作者的最重要的学术组织,为中国古生物学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都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中国古生物学会更是把开展科学普及、弘扬科学家精神作为学会的一项重点工作内容,通过建设学会科普教育基地、组织系列科普研讨培训、开展线上线下科普活动等方式,做好地质科研成果向科普服务转化,因地制宜发展科普+文旅融合产业创新,为推动我国地层古生物科普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活力动力。 在本次大会的开幕式上,还向戎嘉余院士颁发了中国古生物学会终身成就荣誉,这是第九位获此殊荣的古生物学家。此外,王永栋、王元青、张志飞等三位学者获颁第九届“尹赞勋地层古生物学奖”,庞科、沈俊、邢松、高太平、田宁等五位学者获颁“第六届青年古生物学奖”。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于丹丹 校对 徐珩
2023-12-01
-
【中新网】2022年度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十大进展发布
中新网南京11月28日电 (记者 杨颜慈)记者28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在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31届学术年会上,中国古生物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发布了“2022年度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十大进展”评选结果。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博物馆、高校、文创企业领衔完成的一批极具社会影响力的地质古生物科普成果入选。 中新网南京11月28日电 (记者 杨颜慈)记者28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在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31届学术年会上,中国古生物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发布了“2022年度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十大进展”评选结果。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博物馆、高校、文创企业领衔完成的一批极具社会影响力的地质古生物科普成果入选。 与以往的重大发现不同,本次十大进展聚焦科普领域,注重互动以及寓教于乐。例如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科学与艺术融合博物馆论坛暨‘从龙到鸟’国风科学绘画展”、山东博物馆“山东龙——穿越白垩纪”展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学之夜”博物馆夜场活动等成果悉数入选。 记者了解到,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十大进展的评选由中国古生物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办,每年评选一次,目的是促进全国古生物科普工作,大力宣传古生物科普知识,提升地质古生物科学传播的社会影响力,充分反映古生物科普教育基地在一年内所取得的重要工作进展。 本年度评选工作由委员或者单位推荐优秀成果、中国古生物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全体委员投票,最终评选出“2022年度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十大进展”结果。 具体上,入选2022年度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的进展分别有: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科学与艺术融合博物馆论坛暨‘从龙到鸟’国风科学绘画展”、山东博物馆“山东龙——穿越白垩纪”展览、深圳博物馆与浙江自然博物院的“向海之旅——重返海洋的爬行动物”专题展览、大连自然博物馆《史前古兽-新生代古生物展》、重庆自然博物馆“自然科学小侦探”--古生物科普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探究。 另外五项为:天目地学博物空间与化石网的湖南矿博会“探秘地球”科普之旅系列活动、上海代那索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给少年讲演化》全媒体科普创作及传播运营、自贡恐龙博物馆“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发现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和北京微创博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海峡两岸和平小天使交流活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学之夜”博物馆夜场活动。(完)
2023-12-01
-
【南方日报】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举行 南京3位古生物学者获奖
本报讯(记者 张安琪 祝东秀) 11月25日,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31届学术年会在南京举行。会上颁发了中国古生物学会终身成就荣誉奖、“尹赞勋地层古生物学奖”和“第六届青年古生物学奖”,南京有3位古生物学者获奖。本报讯(记者 张安琪 祝东秀) 11月25日,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31届学术年会在南京举行。会上颁发了中国古生物学会终身成就荣誉奖、“尹赞勋地层古生物学奖”和“第六届青年古生物学奖”,南京有3位古生物学者获奖。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戎嘉余获得中国古生物学会终身成就荣誉,这是第九位获此殊荣的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永栋获颁第九届“尹赞勋地层古生物学奖”,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庞科获颁“第六届青年古生物学奖”。南京是中国古生物学会的源头据点。中国古生物学会于1929年在北京成立,1948年在南京召开第一届学术年会。据悉,本次大会将围绕“融合国家重大需求与世界科技前沿:古生物学迈向新时代”主题开展系列学术交流,还将选举产生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三届理事会和第二届监事会,颁发研究生优秀学术报告奖、2022年度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十大进展、第三届“我身边的化石”科普创作大赛等。会后,还将组织前往江苏徐淮地区、安徽巢湖-潜山、云南澄江-曲靖-禄丰等地的3条地层古生物野外地质考察路线。本次会议参与人数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博物馆、化石保护、科普基地、地质公园、出版等行业以及地质、石油、煤炭等系统的180余个单位90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此外,会议还与亚洲古生物协会联合举办“亚洲古生物青年论坛”以及联合野外考察,吸引了来自日本韩国、蒙古、泰国、巴基斯坦、黎巴嫩、印度、伊朗以及英国、俄罗斯等10国的20多位古生物学专家学者与会。
2023-12-01
-
【现代快报】千余选手角逐“我身边的化石”科普创作大赛,52件获奖
现代快报讯(记者 储希豪)11 月 27 日,第三届 " 我身边的化石 " 科普创作大赛颁奖仪式在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 31 届学术年会闭幕式上举行,52 件作品在全国总决赛中脱颖而出。现代快报讯(记者 储希豪)11 月 27 日,第三届 " 我身边的化石 " 科普创作大赛颁奖仪式在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 31 届学术年会闭幕式上举行,52 件作品在全国总决赛中脱颖而出。本次大赛由中国古生物学会主办,中国古生物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与化石网共同承办,赛区涵盖全国 16 家博物馆以及科普机构。围绕 " 我身边的化石 " 这一主题,面向全国征集科普创作作品,形式包括视频类、文学类、美术类、摄影类。自今年 7 月正式启动以来,共收到投稿千余件,经过层层筛选,203 件作品入围全国总决赛。为了保证本次大赛的公平、公正、科学与专业,大赛邀请了科学传播、美术、出版、传媒等领域专家作为评委,对每一件作品从艺术性、科学性、创意性进行综合评审。最终,评委选出获奖作品 52 件。闭幕式现场,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宋海军和王旭日为获奖者颁奖。《史前巨兽 - 一块化石的新发现》《古脊椎动物(蜥脚亚目恐龙)骨骼化石》等两件作品获得特等奖,《探秘化石之旅》《千年串珠的前世今生》《我对恐龙化石的热爱》《参观博物馆》《恐龙侦探》等作品获得一等奖。据了解,由中国古生物学会主办的 " 我身边的化石 " 科普创作大赛发起于 2017 年,大赛旨在推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 " 的重要指示,推动中国古生物学会的科普工作。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供图(校对 张静超 编辑 范文静)
2023-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