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 【扬子晚报】戎嘉余院士获中国古生物学会终身成就荣誉
    11月25日,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31届学术年会在南京溧水开幕。 本次会议举办旨在进一步推动我国地质古生物学研究、学术交流、科普教育、人才培养以及古生物化石保护工作,促进我国古生物学事业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在本次大会的开幕式上,戎嘉余院士荣获中国古生物学会终身成就荣誉,这是第九位获此殊荣的古生物学家。    11月25日,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31届学术年会在南京溧水开幕。 本次会议举办旨在进一步推动我国地质古生物学研究、学术交流、科普教育、人才培养以及古生物化石保护工作,促进我国古生物学事业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在本次大会的开幕式上,戎嘉余院士荣获中国古生物学会终身成就荣誉,这是第九位获此殊荣的古生物学家。   本次会议由中国古生物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承办,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西北大学、云南大学、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古生物学会、安徽省古生物与地质遗迹学会、安徽省地质博物馆、浙江省常山县人民政府等协办,并得到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直接指导和亚洲古生物协会的大力支持。   本次大会将围绕“融合国家重大需求与世界科技前沿:古生物学迈向新时代”主题开展系列学术交流,大会共收到论文摘要558篇,安排8个大会特邀学术报告,设立30个专题论坛,安排40余个分会场,417个口头学术报告,76个主题报告,79个展板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戎嘉余、谢树成、张水昌、徐星,国际地层委员会、亚洲古生物协会、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等机构的领导,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博物馆、化石保护、科普基地、地质公园、出版等行业以及地质、石油、煤炭等系统的180余个单位90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此外,会议还与亚洲古生物协会联合举办“亚洲古生物青年论坛”以及联合野外考察,吸引了来自日本、韩国、蒙古、泰国、巴基斯坦、黎巴嫩、印度、伊朗以及英国、俄罗斯等10国的20多位古生物学专家学者与会,以进一步推动中国古生物学研究与交流的国际化进程。   古生物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曾经只是为满足人们对自然界的好奇心而建立,却因服务地质资源勘探开发而繁荣发展,因研究生命起源演化而走向世界科技前沿。以李四光先生为代表的中国古生物学者,秉承科学报国、严谨创新、勇攀高峰的精神,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地质调查,建立了古生物学各门类研究,完成了中国各纪地层的划分和对比,解决了化石能源和其它矿产资源生产实践中的系列关键科学难题;在生命起源与早期演化、生物辐射-灭绝与复苏、陆地生态系统起源与发展、“从鱼到人” 探源研究、全球地层“金钉子”等前沿领域做出了系列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创新成果,有力推动中国古生物学研究走上了世界学术舞台,为我国科技界赢得了一系列国际荣誉。   在这期间,中国古生物学会作为团结全国古生物工作者的最重要的学术组织,为中国古生物学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都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中国古生物学会更是把开展科学普及、弘扬科学家精神作为学会的一项重点工作内容,通过建设学会科普教育基地、组织系列科普研讨培训、开展线上线下科普活动等方式,做好地质科研成果向科普服务转化,因地制宜发展科普+文旅融合产业创新,为推动我国地层古生物科普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活力动力。   在本次大会的开幕式上,还向戎嘉余院士颁发了中国古生物学会终身成就荣誉,这是第九位获此殊荣的古生物学家。此外,王永栋、王元青、张志飞等三位学者获颁第九届“尹赞勋地层古生物学奖”,庞科、沈俊、邢松、高太平、田宁等五位学者获颁“第六届青年古生物学奖”。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于丹丹 校对 徐珩
    2023-12-01
  • 【中新网】2022年度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十大进展发布
    中新网南京11月28日电 (记者 杨颜慈)记者28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在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31届学术年会上,中国古生物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发布了“2022年度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十大进展”评选结果。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博物馆、高校、文创企业领衔完成的一批极具社会影响力的地质古生物科普成果入选。    中新网南京11月28日电 (记者 杨颜慈)记者28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在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31届学术年会上,中国古生物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发布了“2022年度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十大进展”评选结果。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博物馆、高校、文创企业领衔完成的一批极具社会影响力的地质古生物科普成果入选。   与以往的重大发现不同,本次十大进展聚焦科普领域,注重互动以及寓教于乐。例如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科学与艺术融合博物馆论坛暨‘从龙到鸟’国风科学绘画展”、山东博物馆“山东龙——穿越白垩纪”展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学之夜”博物馆夜场活动等成果悉数入选。   记者了解到,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十大进展的评选由中国古生物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办,每年评选一次,目的是促进全国古生物科普工作,大力宣传古生物科普知识,提升地质古生物科学传播的社会影响力,充分反映古生物科普教育基地在一年内所取得的重要工作进展。   本年度评选工作由委员或者单位推荐优秀成果、中国古生物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全体委员投票,最终评选出“2022年度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十大进展”结果。   具体上,入选2022年度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的进展分别有: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科学与艺术融合博物馆论坛暨‘从龙到鸟’国风科学绘画展”、山东博物馆“山东龙——穿越白垩纪”展览、深圳博物馆与浙江自然博物院的“向海之旅——重返海洋的爬行动物”专题展览、大连自然博物馆《史前古兽-新生代古生物展》、重庆自然博物馆“自然科学小侦探”--古生物科普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探究。   另外五项为:天目地学博物空间与化石网的湖南矿博会“探秘地球”科普之旅系列活动、上海代那索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给少年讲演化》全媒体科普创作及传播运营、自贡恐龙博物馆“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发现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和北京微创博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海峡两岸和平小天使交流活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学之夜”博物馆夜场活动。(完)
    2023-12-01
  • 【南方日报】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举行 南京3位古生物学者获奖
    本报讯(记者 张安琪 祝东秀) 11月25日,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31届学术年会在南京举行。会上颁发了中国古生物学会终身成就荣誉奖、“尹赞勋地层古生物学奖”和“第六届青年古生物学奖”,南京有3位古生物学者获奖。本报讯(记者 张安琪 祝东秀) 11月25日,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31届学术年会在南京举行。会上颁发了中国古生物学会终身成就荣誉奖、“尹赞勋地层古生物学奖”和“第六届青年古生物学奖”,南京有3位古生物学者获奖。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戎嘉余获得中国古生物学会终身成就荣誉,这是第九位获此殊荣的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永栋获颁第九届“尹赞勋地层古生物学奖”,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庞科获颁“第六届青年古生物学奖”。南京是中国古生物学会的源头据点。中国古生物学会于1929年在北京成立,1948年在南京召开第一届学术年会。据悉,本次大会将围绕“融合国家重大需求与世界科技前沿:古生物学迈向新时代”主题开展系列学术交流,还将选举产生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三届理事会和第二届监事会,颁发研究生优秀学术报告奖、2022年度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十大进展、第三届“我身边的化石”科普创作大赛等。会后,还将组织前往江苏徐淮地区、安徽巢湖-潜山、云南澄江-曲靖-禄丰等地的3条地层古生物野外地质考察路线。本次会议参与人数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博物馆、化石保护、科普基地、地质公园、出版等行业以及地质、石油、煤炭等系统的180余个单位90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此外,会议还与亚洲古生物协会联合举办“亚洲古生物青年论坛”以及联合野外考察,吸引了来自日本韩国、蒙古、泰国、巴基斯坦、黎巴嫩、印度、伊朗以及英国、俄罗斯等10国的20多位古生物学专家学者与会。
    2023-12-01
  • 【现代快报】千余选手角逐“我身边的化石”科普创作大赛,52件获奖
    现代快报讯(记者 储希豪)11 月 27 日,第三届 " 我身边的化石 " 科普创作大赛颁奖仪式在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 31 届学术年会闭幕式上举行,52 件作品在全国总决赛中脱颖而出。现代快报讯(记者 储希豪)11 月 27 日,第三届 " 我身边的化石 " 科普创作大赛颁奖仪式在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 31 届学术年会闭幕式上举行,52 件作品在全国总决赛中脱颖而出。本次大赛由中国古生物学会主办,中国古生物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与化石网共同承办,赛区涵盖全国 16 家博物馆以及科普机构。围绕 " 我身边的化石 " 这一主题,面向全国征集科普创作作品,形式包括视频类、文学类、美术类、摄影类。自今年 7 月正式启动以来,共收到投稿千余件,经过层层筛选,203 件作品入围全国总决赛。为了保证本次大赛的公平、公正、科学与专业,大赛邀请了科学传播、美术、出版、传媒等领域专家作为评委,对每一件作品从艺术性、科学性、创意性进行综合评审。最终,评委选出获奖作品 52 件。闭幕式现场,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宋海军和王旭日为获奖者颁奖。《史前巨兽 - 一块化石的新发现》《古脊椎动物(蜥脚亚目恐龙)骨骼化石》等两件作品获得特等奖,《探秘化石之旅》《千年串珠的前世今生》《我对恐龙化石的热爱》《参观博物馆》《恐龙侦探》等作品获得一等奖。据了解,由中国古生物学会主办的 " 我身边的化石 " 科普创作大赛发起于 2017 年,大赛旨在推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 " 的重要指示,推动中国古生物学会的科普工作。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供图(校对 张静超 编辑 范文静)
    2023-12-01
  • 【江苏广电】江苏学者参与揭开1.4万年前南极冰盖退缩之谜
    日前,中外科学家共同合作,揭示了南极冰盖冰下融水的释放和冰盖退缩、海平面上升之间的直接联系,为预测未来南极冰盖可能的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发表。     鎮ㄤ娇鐢ㄧ殑娴忚鍣ㄤ笉鏀寔鎴栨病鏈夊惎鐢 avascript, 璇峰惎鐢 avascript鍚庡啀璁块棶! [video:江苏学者揭秘1万多年前南极冰盖退缩之谜]  日前,中外科学家共同合作,揭示了南极冰盖冰下融水的释放和冰盖退缩、海平面上升之间的直接联系,为预测未来南极冰盖可能的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 通讯》上发表。  地质记录表明,南极冰盖在末次冰消期,也就是约1.8万年至1.1万年前曾存在几次快速的退缩过程,可能与冰下融水排放导致的冰盖失稳有关。然而,由于缺乏直接的地质证据,冰下融水排放与南极冰盖快速退缩之间的联系尚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涛与合作者,将冰盖附近的海水铀同位素组成作为记录冰下融水释放的潜在指标。而一种生活在水深200米以下的珊瑚类群——深海珊瑚,为他们提供了研究线索。通过测量南大洋德雷克海峡深海珊瑚样品的年龄和铀同位素组成,研究团队获得了末次冰消期以来高分辨率南大洋海水铀同位素演化记录。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涛说:“我们通过对比已有的地质记录,发现可能是当时上涌流的温度以及强度的加强,导致了冰盖的不稳定性,从而促使了底部融水的释放、冰盖的退缩。”  根据这一发现,科学家们认为,冰盖退缩带来的融水不仅会导致海平面升高,还会影响海气交换,改变海洋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对全球碳循环有明显影响。  李涛说:“我们现在正处于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海水的温度其实也在慢慢升高的,从而导致我们在末次冰消期看到的类似现象在未来的南极洲可能会发生。”  (江苏广电总台 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周忱 张健 陈超 夏敬栋 编辑/张萌)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编:黄竹岩、吴纪攀)
    2023-11-21
  • 【光明日报】1.4万年前南极冰盖退缩之谜被揭开
    日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涛与中外科学家合作,揭示了南极冰盖冰下融水的释放和冰盖退缩、海平面上升之间的直接联系,为预测未来南极冰盖可能的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日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涛与中外科学家合作,揭示了南极冰盖冰下融水的释放和冰盖退缩、海平面上升之间的直接联系,为预测未来南极冰盖可能的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南极冰盖在末次冰消期(约1.8万年至1.1万年前)曾存在几次快速的退缩过程,可能与冰下融水排放导致的冰盖失稳有关。随着压力增加和温度升高,冰盖深部的固态冰会逐渐转化为液态融水,形成许多大小不一的冰下湖泊。当大陆冰盖不稳定时,冰下湖泊储存的冰川融水流动性增强,存在大量排放的可能性,这也会反过来影响冰盖的稳定性,导致冰架崩塌速度加快。现有观测手段无法直接记录冰盖底部融水的释放过程,目前学界对冰下融水的释放和冰盖退缩之间的联系缺乏可靠认识。李涛与合作伙伴将冰盖附近的海水铀同位素组成作为记录冰下融水释放的潜在指标,通过测量南大洋德雷克海峡的深海珊瑚样品的年龄和铀同位素组成,获得了末次冰消期以来高分辨率南大洋海水铀同位素演化记录。数据显示,过去1.54万年到1.4万年之间,部分深海珊瑚样品的铀同位素组成明显升高,南极冰盖冰下融水释放是导致该时期南大洋海水铀同位素上升的主要原因。该时期南大洋海水铀同位素的异常与冰筏碎屑通量的极高值、融水脉冲事件1A和全球海平面的快速上升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指示了冰下融水释放和冰盖退缩、海平面上升之间的直接联系。末次冰消期以来,南极绕极深层水温度的上升和上涌强度的加强可能是导致南极冰盖冰下融水释放和冰盖退缩的先决条件。“冰盖退缩带来的融水不仅会导致海平面升高,还会影响海气交换,改变海洋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对全球碳循环有明显影响。”李涛告诉记者,随着未来绕极深水温度的进一步增加,冰盖底部融水释放可能加快,进而引起南极冰盖的崩解和海平面快速上升。(原载于《光明日报》 2023-11-20?08版)
    2023-11-21
  • 【新京报】中国学者揭秘1.4万年前南极冰盖退缩之谜
     中外学者合作,利用南大洋德雷克海峡的深海珊瑚样品,获得了末次冰消期以来高分辨率南大洋中层海水铀同位素演化记录,揭示了冰下融水的释放和冰盖退缩、海平面上升之间的直接联系,为预测未来南极冰盖可能的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相关研究成果于2023年11月13日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    地质记录表明,南极冰盖在末次冰消期(约1.8-1.1万年前)曾存在几次快速的退缩过程,可能与冰下融水排放导致的冰盖失稳有关。然而,由于缺乏直接的地质证据,冰下融水排放与南极冰盖快速退缩之间的联系尚不清楚。   中外学者合作,利用南大洋德雷克海峡的深海珊瑚样品,获得了末次冰消期以来高分辨率南大洋中层海水铀同位素演化记录,揭示了冰下融水的释放和冰盖退缩、海平面上升之间的直接联系,为预测未来南极冰盖可能的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相关研究成果于2023年11月13日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图为保存完好的深海珊瑚样品照片。(刘倩 供图)   深海珊瑚可记录海水铀同位素组成   大陆冰盖底部的水文过程对冰盖的稳定性存在显著影响,因而受到广泛关注。随着压力的增加和温度的升高,冰盖深部的固态冰会逐渐转化为液态融水,在冰盖底部形成许多大小不一的冰下湖泊。现有统计数据表明,全球已探明的冰下湖泊有773个,其中南极洲675个。   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涛介绍,当大陆冰盖不稳定时,冰下湖泊储存的冰川融水在冰盖底部的流动性加强,存在大量排放的可能性,冰川融水的排放过程也会反过来影响冰盖的稳定性,导致冰架崩塌速度加快。由于现有观测手段无法直接记录冰盖底部融水的释放过程,因此,目前对冰下融水的释放和冰盖退缩之间的联系还缺乏可靠认识。   以往研究发现,冰盖底部岩石颗粒表面释放的铀-234(铀同位素,234U)会在冰下融水中不断累积,导致冰下融水通常具有较高的铀同位素值(234U/238U)。现代海水的铀同位素值为147‰,最近的研究显示,东南极洲底部化学沉积物的铀同位素值可以高达4000‰,如此巨量的过剩234U的释放会显著改变周围海水的铀同位素组成。因此,冰盖附近的海水铀同位素组成是记录冰下融水释放的潜在指标。   如何重建过去海水铀同位素组成?海水铀同位素的重建需要精确测定样品的绝对年龄和铀同位素组成,大部分地质样品无法满足这一要求。科研人员发现深海珊瑚被证明是记录海水铀同位素组成的可靠载体,从而可以通过铀-钍定年方法获得绝对年龄和初始铀同位素组成。深海珊瑚也称冷水珊瑚,是一种生活在水深200米以下的珊瑚类群。此前就有研究利用深海珊瑚样品重建了末次冰消期以来大西洋和太平洋海水铀同位素演化,揭示了物理风化和水团混合过程对海水铀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研究确定冰下融水排放会加速冰盖退缩   李涛说,此次研究通过分析南大洋德雷克海峡的深海珊瑚样品,获得了末次冰消期以来高分辨率南大洋海水铀同位素演化记录。数据显示,过去1.54万年到1.4万年之间,部分深海珊瑚样品的铀同位素组成存在明显升高。   通过对比不同区域的深海珊瑚铀同位素记录,研究人员排除了其他洋盆的海水和南美洲地表水输入的影响,指出南极冰盖冰下融水释放是导致该时期南大洋海水铀同位素上升的主要原因。该时期,南大洋海水铀同位素的异常与冰筏碎屑通量的极高值、融水脉冲事件1A和全球海平面的快速上升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指示了冰下融水释放和冰盖退缩、海平面上升之间的直接联系。   同时,通过对比末次冰消期海洋平均温度和南大洋上涌流强度等记录,研究人员进一步指出,末次冰消期以来,南极绕极深层水温度的上升和上涌强度的加强可能是导致南极冰盖冰下融水释放和冰盖退缩的先决条件。   该研究结果对预测全球变暖背景下南极冰盖底部的水文过程和冰盖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随着全球变暖,未来绕极深水的温度可能进一步增加,导致冰盖底部融水释放加快,南极冰盖崩解和海平面快速上升。”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吴兴发
    2023-11-21
  • 【荔枝新闻】江苏学者揭秘1万多年前南极冰盖退缩之谜
    日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与中外科学家合作,利用深海珊瑚样品,揭示了南极冰盖冰下融水的释放和冰盖退缩、海平面上升之间的直接联系,为预测未来南极冰盖可能的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日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与中外科学家合作,利用深海珊瑚样品,揭示了南极冰盖冰下融水的释放和冰盖退缩、海平面上升之间的直接联系,为预测未来南极冰盖可能的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地质记录表明,南极冰盖在末次冰消期,也就是约1.8万年至1.1万年前,曾存在几次快速的退缩过程,可能与冰下融水排放导致的冰盖失稳有关。随着压力增加和温度升高,冰盖深部的固态冰会逐渐转化为液态融水,形成许多大小不一的冰下湖泊。当大陆冰盖不稳定时,冰下湖泊储存的冰川融水流动性增强,存在大量排放的可能性,这也会反过来影响冰盖的稳定性,导致冰架崩塌速度加快。现有观测手段无法直接记录冰盖底部融水的释放过程,目前学界对冰下融水的释放和冰盖退缩之间的联系缺乏可靠认识。  李涛与合作伙伴将冰盖附近的海水铀同位素组成作为记录冰下融水释放的潜在指标,通过测量南大洋德雷克海峡的深海珊瑚样品的年龄和铀同位素组成,获得了末次冰消期以来高分辨率南大洋海水铀同位素演化记录。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涛说:因为冰川底部的融水是半封闭的,可能几百年都没有活动,通过铀同位素的变化,我们就可以来监测冰盖底部的融水的排放。因为我们有其他的地质记录,比如说海水温度的变化,还有在南大洋周围有一个叫上涌流强度的变化,那么我们通过对比这些已有的地质记录,我们就发现可能是当时的上涌流的温度以及强度的加强,导致了冰盖的不稳定性,从而促使了底部融水的释放,冰盖的退缩。  李涛告诉记者,随着未来绕极深水温度的进一步增加,冰盖底部融水释放可能加快,进而引起南极冰盖的崩解和海平面快速上升。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周忱 编辑/玉洁)
    2023-11-21
  • 【南京日报】探秘无人区!专访李四光青藏高原地层古生物科考突击队
    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研究一直是我国重大战略任务。依托于国家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重大科技任务,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李四光青藏高原地层古生物科考突击队的队员们已连续多年前往西藏无人区开展野外考察。“小心一点脚下,我这里都是石头。”10月27日傍晚,张以春一边侧着身子开门,一边说道。“吱呀”一声,顺着打开的门缝,记者看到了一地白色布袋,里面装着今年张以春和队员们从5000多米青藏高原上采回来的石头。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研究一直是我国重大战略任务。依托于国家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重大科技任务,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李四光青藏高原地层古生物科考突击队的队员们已连续多年前往西藏无人区开展野外考察。10月24日,中国科学院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中国科学院优秀科技攻关突击队名单,李四光青藏高原地层古生物科考突击队成功入选。当惹雍错神湖边发现2.6亿年前腕足类化石。追问“我们要知道地球发生了什么?”走进张以春的办公室,第一个动作是蹲下,蹲在一堆石头跟前。“这里面有化石吗?”“你手里的没有,看这块,它有。”说话间,张以春递过来一块A4纸大小的石头,石头一面有七八个白色圆圈,依稀能看出“椭圆形”的形状。这是一块形成于2.7亿年前的有孔虫化石,2022年7月被突击队队员于海拔5300米左右西藏羌塘盆地某处发现。这样的高原,为何会有海洋生物的化石?当初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地壳运动?又对当下有何影响?张以春说,“这就是青藏高原科考突击队存在的科学意义——我们要知道地球发生了什么?”李四光青藏高原地层古生物科考突击队,其实是一支又年轻又资深的队伍。年轻在队员平均年龄38岁,是一支富有朝气活力的年轻科研骨干队伍;还年轻在其成立时间为去年6月,成队仅一年有余。资深,则指的是队员大多是多次参与青藏高原科考的“老手”,队长张以春更是有着二十多年经验的“老兵”。“研究所早在很多年前,就组织大家去科考了。借助国家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重大科技任务这个契机,队伍相当于在2022年确定了队名。”张以春解释,队伍以李四光先生命名,旨在激励队员们在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中弘扬李四光先生“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科学家精神,高质量地完成科考任务。突击队目前共集结了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多个研究方向的专家24位,其中研究员10人、副研究员8人、杰青2人。2022年6月底至8月1日,2023年6月底至7月底,突击队两度前往青藏高原进行野外科考,科考总行程近2万公里。从藏南日喀则地区的拉孜、萨嘎和仲巴,到阿里地区的普兰、札达,再往北至狮泉河,最后再往东至改则……沿途完成跨越喜马拉雅地块、拉萨地块、南羌塘地块和北羌塘地块,涵盖晚古生代及中生代共计40余条剖面的科考工作,采集古生物化石、地球化学和沉积岩石学样品近10吨。突击队队员们正在5000多米的高原上采集化石。经历与野狼对峙,常遇大风雪“高原环境和气候是青藏高原科考的一大难点。”突击队党支部书记张华说,每年科考正式开始前,队伍都会在拉萨待两天养精蓄锐,为从平原到高原的身体留下喘息和适应时间。然后再组成车队,前往高原。这一路并不平静。晴天突然变大风大雪是常事,车子遇到泥沼陷进去“动弹不得”更是每年“必备节目”。据张华回忆,2021年6月,队伍在前进过程中就遇到了一次暴雪,白茫茫的雪一下子覆盖了大地,车队也失去了方向。“当时我们差点就回头了,因为实在是找不到路,哪哪都是白色的雪,后来还是咬咬牙、慢慢往前走,最后很幸运地顺利到达了目的地。”到达海拔5000多米的羌塘盆地后,突击队需要先找一处临近水源、远离山坡的地方作为营地、搭帐篷。一般是一个大帐篷作为会议室,数个单人小帐篷作为队员休息场所。“其实都不太能睡得着,即使大家已经有多次高原野外工作的经验,还是会感到头疼。晚上非常冷,风也特别大,呼呼作响。”张华介绍,在高原上,睡个好觉是件奢侈的事情。在扎营后的第二天一早,队员们就会带着干粮、分组出发了,因为缺氧、爬坡上坎不容易,即使只是几公里的路,也需要耗费几小时才能走到。来到裸露着的岩层之上,根据科学推测寻找化石层位,科考队员会在可能的层位拿着地质锤仔细敲打、找寻。大家对如何找到化石了然于胸。比如,砾岩里面找不到精美的化石,因为它们沉积很快,不利于化石保存;粉砂岩是粉末状,沉积得比较慢,因此保存化石更容易;碳酸盐岩找到化石的概率比较大……“这是一份劳动密集型工作。”张华幽默地将其称为“寻宝”游戏:高原的山头上,队员们分散开,用地质锤一下下地敲击石块,再把采集到的石头用布袋装起来、标记好,最后蚂蚁搬家似地运回营地。“其实很有意思,每一锤下去都可能是惊喜。不过非常耗体力,因为人在高原地区运动的感受和在平原上是完全不一样的,走一小段路、爬个50米的小山坡,人就非常喘了,更别提还要抡锤子、砸石头。”“我第一次去科考的时候,还非常年轻,爬山动作快,一个没注意就脱离大部队先到了山顶。结果到那一看,一只野狼正瞪着眼睛盯着我。”谈到爬山,张以春笑着回忆,“怎么办,我就拎着锤子也盯着它,最后把它给瞪走了,后来我就再也不怕野狼了。但怕野牦牛,一头野牦牛有越野车高,身子长有3米,能把车子给顶翻。”突击队突遇暴雪,图为队员们在雪地里商量路线。攻关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取得系列重要科研成果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青藏高原气候环境变化及相关科学研究。2017年,第二次青藏科考研究启动之时,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提出殷切期望。探秘青藏高原,行走无人区,与地球对话。突击队虽然仅仅成立一年有余,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方面已取得了诸多原创性、创新性的成果,已发表论著77篇,其中NI论文11篇、SCI论文68篇,相关成果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和复杂的地质发展历史,青藏高原内产生了极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油气资源,但高原环境也使矿产开发困难重重。而我们的研究能为矿产开发提供重要支撑。”张以春介绍。以羌塘盆地为例,羌塘盆地油气资源勘探是国家近年来的重大任务。突击队员通过大量地层考察和对比,归纳了北羌塘地块盆地演化规律并提出该地块含有巨大的煤藏潜力,提出南羌塘地块中部的裂谷地层序列,为羌塘盆地的油气资源勘探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地质支撑。团队还通过对二叠-三叠纪火山活动记录的研究,证实在我国青藏高原北缘、昆仑山脉、金沙江流域、中越交界一带含有大规模金属矿产的潜力,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此外,研究团队通过石炭纪晚期(距今约3.04亿年)冰室气候下,约9万亿吨碳在30万年内排向大气的研究,建立了碳排放与全球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演变之间的联系,为当今地球环境变化以及人们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极端气候提供了可靠的地质历史镜鉴。这项重大原创成果在美国科学院院报上发表之后,在国际地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清晨暴雪“突袭”营地。传承已有90后成为青藏科考人上世纪70年代起,我国开展了历时20余年的首次青藏科考。几十年过去,如今第二次青藏科考正在进行。与第一次相比,当下保障条件好了,仪器设备先进了,但艰苦奋斗的精神依然接续传承。张以春说,几十年前,前辈在青藏科考用的是地质锤、罗盘、笔记本“三大件”,地质锤用来敲打岩石观察化石等情况,罗盘用来辨别方向,笔记本用来做记录、画素描。当时,只有老师能有照相机和气压表。现在,能有车队开进去,有电脑、无人机辅助,还有一定的物资保障。“装备在升级,一代代青藏科考人的精神永远不会变。”他说,甘于奉献、艰苦奋斗,这是青藏科考人一直不变的精神底色,未来也必将世代传承,成为青藏科考人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强大动力。高原上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学党史。张华带的学生也加入了科考突击队,93年的蔡垚峰便是其中之一。“今年的科考,我因为有事没能参加,但2019年至2022年,连续三年都有去。”蔡垚峰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担任特别研究助理,“你可以理解为‘博士后’。”他笑着表示,现在自己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尽快完成个人文章发表,成功留在研究所,尽量每年都参加青藏科考。在蔡垚峰看来,青藏高原是地质学天然的实验室,很多非常稀缺的材料只有那里才有。且对科研工作者来说,就是要冲在最前面,直面问题和挑战,努力做出成绩。“所里就有李四光先生办公旧址,他身上闪烁的不朽的科学家精神,值得我们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继承发扬。”科学发展规律表明,科技创新,贵在接力。从李四光先生等老一辈的地层古生物学家,到70后的张华、80后的张以春,再到90后的蔡垚峰,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助力我国科学事业上实现从“追赶”到“引领”。资料显示,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我国在青藏高原进行了多次专项和综合科考,中国科学院在青藏高原建立了多个观测台站,包括西藏的珠峰站、纳木错站、藏东南站、阿里站等等,持续开展相关科学研究。我国科学家的研究,特别是近二三十年在国家对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的支持下,某些领域已经在国际上处于第一方阵,例如,包括冰川变化等气候变化领域,以及生态领域等。受访者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安琪
    2023-11-02
  • 【新华网】热河生物群发现100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暨辽宁凌源牛河梁旅游度假区规划发布仪式举行
    10月11日,热河生物群发现100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暨辽宁凌源牛河梁旅游度假区规划发布仪式在辽宁省凌源市举行。  10月11日,热河生物群发现100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暨辽宁凌源牛河梁旅游度假区规划发布仪式在辽宁省凌源市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周忠和,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所长詹仁斌,国家自然博物馆馆长孟庆金,中国观赏石协会秘书长李志坚,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专家委员会主任、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院长徐星,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南京古生物博物馆馆长王永栋,中国地质博物馆二级研究员王丽霞,辽宁省冰雪温泉旅游协会执行秘书长陈燕奎,辽宁省自然资源厅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处处长吴海,朝阳市自然资源局局长陶立新,凌源市委书记王志刚,凌源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殿成以及国内古生物化石、温泉领域的专家、学者,大型旅行社行业代表出席发布仪式。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所长詹仁斌致辞  詹仁斌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是全世界有重要影响力的古生物大国,具有连续完整的地质剖面记录和丰富多样的化石库。发现自辽西的热河生物群是其中重要且享誉国内外的化石群,也是中生代晚期分布在东亚地区的世界著名生物群。100年来,热河生物群在这座世界级化石宝库中,已经发现了大量珍稀化石,对研究热河生物群起源、鸟类起源、真兽类哺乳动物起源、被子植物起源及昆虫与有花植物的协同演化等重大理论问题,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化石佐证。热河生物群被誉为“20世纪全球最重要的古生物发现之一”和“中生代的庞贝城”。凌源市委书记王志刚致辞  王志刚代表凌源市委、市政府向参加活动的所有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他指出,凌源是辽宁与京津冀的第一接壤地,是辽宁与河北、内蒙古的交汇区,是“关东第一站、东北最前沿,京郊漫城、北国凌源”,“一朵花、一只鸟、一池汤、一道光、一座城、一群人”闻名遐迩。近年来,凌源市持续加强化石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大力推进化石与汤泉、与牛河梁文明的深度融合,加快打造大牛河梁旅游度假区热水汤增长极。今年恰逢热河生物群发现100周年,也是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之年。用凌源化石讲述凌源故事、推动凌源发展,让化石资源活起来,让化石项目火起来,既是凌源立足实际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迫切需求,也是凌源加快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的现实需要。凌源将进一步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开发,统筹推进化石、热水汤、牛河梁红山文明一体化融合开发利用,努力将自然资源保护利用有机融入现代生活。凌源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殿成主持会议  张殿成主持本次发布仪式并表示,近年来,凌源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旅产业发展,依托厚重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规划构筑了以古生物化石、牛河梁红山文化、热水汤温泉和青龙河风景廊道为核心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文化旅游业已成为凌源新的经济增长极。举办这次发布仪式,旨在落实辽宁省委、朝阳市委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推动凌源的人文资源、自然资源得到充分融合发展,文旅产业价值得到充分释放,为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注入强劲动力。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周忠和与凌源市委书记王志刚共同为葛利普雕塑揭幕  发布仪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周忠和与凌源市委书记王志刚共同为葛利普雕塑、《热河生物群与凌源化石》新书揭幕。同时,国家自然博物馆与凌源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辽宁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辽西分院负责人陆琳作牛河梁国际旅游度假区规划发布。【责任编辑:赵宇娇 】
    2023-11-02